viernes, 31 de diciembre de 2021

Noticias alpinismo en Chino - 攀登新闻



  • 氧气在高海拔攀登中的作用和危险
    August 30, 2013


    作者:十一郎

    一、氧气在高海拔攀登中的作用:
        在高海拔攀登中,由于空气稀薄带来的缺氧,会造成人体各项技能的全面下降,是对攀登者危害最大的因素之一
        因此使用氧气,在攀登中具备以下两种主要作用:
        1、辅助:在正常攀登时,减少登山者的的高山反应、提高登山效率、降低严重高反的可能性。一般用于8000米以上山峰。
        2、救治:出现严重高反时,及时用氧、快速下撤是挽救生命的第一要务。出现身体伤病时,使用氧气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整体机能、提抗力和恢复速度。所以,准备冲锋的登山队,即使不是攀登8000米山峰,也会准备氧气作为急救使用。

    二、高海拔攀登中氧气的最早出现:
        最早提出氧气在高海拔攀登中作用的是英国登山家、科学家亚历山大·克拉斯(Alexander Mitchell Kellas)。亚历山大·克拉斯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早期探险者,他在1907年、1909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1920年夏天和1921年春季,进行了一系列登山探险。
        1916年,克拉斯受邀请,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提交一篇有关“攀登高峰喜马拉雅之可能性的思考”的论文,克拉斯在文章中陈述到:“对于人类来说,不须探险援助(指氧气供应)而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可能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携带氧气登山是可行的吗?”他将问题分为两组:“1、自然条件的困难;2、生理条件的困难。”并对每一个部分做了精细的分析阐述。
        文章中,关于登高的极限和在极地高度的氧气消耗问题。他几乎推论出了正确的答案,他将这些问题当做严肃问题来处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他将登高限度的计算基于对血脉管氧气饱和的估计,得出了接近顶峰的登高极限可能是300-350ft.hf1,这同目前的估算相当接近。
        举例来说,1978年首次完成无氧登顶珠峰的梅斯纳尔(与哈伯勒)曾说:“最后的100米花费了我们一个多小时。”
        克拉斯也计算出了氧气的最高值,部分是根据Haldane和他的同事在阿尔卑斯峰的测量结果所得。这个结论十分接近山峰的实际情况,即“氧气的最大值为970ml/min。”(这个数值异乎寻常地接近珠穆朗玛峰的1070ml/min测量值。)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最高的突击地点应该是至少7770米高的地方,“而且出发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早的清晨,而这一点十分重要。”
        在标题为“总结”的部分,克拉斯认为:“一个在体格和精神上受过一流训练的登山员必将登上珠穆朗玛峰,如果自然环境不是太艰苦的话,他完全不必携带氧气或其他探险用具。对于这样的登山者来说,是否携带氧气区别并不大。”
        50年后,梅斯纳尔与哈伯勒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氧气最早在高海拔攀登中获得使用,是1922年的英国珠峰登山队,那是人类第二次攀登珠峰。
        这次攀登第一次实地使用了氧气装置,并验证了氧气在超高海拔的作用,但围绕着这样做是否符合“体育精神”发生了激烈争论。氧气装置的发明者、也是队员的乔治·芬奇(George Finch)认为:反对的理由是不科学的,“他们应该有足够的意愿承认:氧气确实大有用途”。坚决反对使用氧气的马洛里,则将氧气的应用视作“该死的异端”。


        从那以后,高山攀登用的氧气装置,在结构上只增加了一个混合气阀。同时,关于使用氧气登山是否符合体育精神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三、缺氧与高山适应:
        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缺氧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对于高海拔攀登而言,“循序渐进”的原则就非常重要。
        2002年我做完气胸手术出院时,大夫告诉我“这辈子不能上高原”。他说,医学上对高原的界定是海拔3500米以上。
        每个人的高山反应不一样。观察我见过的登山者,有三种类型:1、大部分人有一到两个高度门槛,在这个门槛适应好了之后,缺氧对人体的影响,就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然影响依然存在。并且,每个人的高反门槛,不一定一样。2、也有个别人,完全无法适应高反,只有第一时间下撤,永远不上高海拔。3、还有更加个别的人:在高原,每上升一个高度(海拔500-700米),都是一个门槛,都要适应。对于高海拔攀登而言,这是非常痛苦和要命的。
        缺氧环境下个体的差异性,要求每个登山者,必须亲身经历了不同高度之后,才能清楚知道分别在海拔5000米、6000米、7000米、8000米自己是什么状态?是否适合?这一点,在低海拔很难模拟——模拟的手段,唯有低压氧舱,但在低压氧舱里,你无法像在高海拔环境中那样,长时间生活和运动。
        至于无氧攀登8000米级山峰,是顶级登山高手的追求,全世界只有极少数自主登山者和高山向导具备这个能力,登山客户就不要过度想象了。

    四、严重缺氧的危害:
        严重缺氧,可能造成如下危害:
        1、重度高原脑水肿。可能在发病的24小时内,造成死亡。
        2、重度高原肺水肿。可能在发病的48小时内,造成死亡。
        3、严重影响登山者的意识、判断、体能,从而在攀登中导致其他危险。比如,体能严重透支,造成无法行动而遇难;结合低温环境等,导致严重失温导致遇难;因判断失误,导致滑坠、迷路等造成遇难。
        4、长时间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带来的大脑等中枢神经损害。这种损害,一般是不可逆的。
        5、结合低温环境等,导致的严重冻伤。

    五、为什么氧气不是万能的?
        虽然说,在高海拔攀登中,使用氧气可以大大降低人的高原反应、提高行动能力,但如果过于依赖氧气,也会产生极大的危险,特别是在8000米级山峰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1、氧气是需要运输上去的,特别是对于商业登山客户而言,这是需要依赖向导、协作的。目前常用的高山氧气瓶,在海拔7000米以上,每个负责运输的向导或者协作,即使是能力最强大的,最多也只能背负5瓶左右,这个算法,尚未考虑他们还需背负其他物资这一必须内容。由于在高海拔攀登时,运力极为稀缺,再考虑到天气条件对攀登的制约,所以氧气的充分供应,对登山队的整体压力极大,也不现实。
        2、正常使用的氧气,在商业登山活动中,一般都是提前运输上去、放在更高营地的。这些营地,在正式攀登之前,无人值守。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很可能被吹走。
        3、攀登过程中。如果是自主攀登方式,攀登者没有更多的辅助人力,所能携带的物资极为有限,每人能随身携带1-2氧气瓶就很不容易了。如果是商业登山方式,登山客户自身是不具备背负能力的,他/她最多只背着正在使用的这瓶氧气,其他物资都由随身向导背负。以珠峰冲顶日为例,一般1名登山客户配备1名登山向导,一般每个向导背3瓶,他自己还要使用1瓶吧(遇到无氧向导,是客户的运气,但也未必更安全,因为向导能力下降了),冲顶往返最艰难的这天,客户实际上只有3瓶。这时候,登山客户多请向导,是解决氧气供应的唯一合理办法。可是,万一你的向导中,有人半途出状况、不能继续前往怎么办?另外,不合理的办法嘛,也有,就是“偷”别人的氧气,这样做无异于谋杀。至于捡别人没用完的氧气瓶,那纯熟“神话”——神汉和弱智之间的对话。
        4、外人很难想到的,是操作失误或装备故障。登山氧气由氧气瓶、带压力表的混合调节阀、气管和面罩构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海拔缺氧造成的人的意识下降,导致在途中换气时、拧坏调节阀,非常常见。此时登山客户要么下撤,要么使用向导的调节阀,从而置向导于危险中,并间接置自身于危险中。还有就是把调节阀的方向拧反了,本来应该开大流量的,结果关小、甚至关闭,这事我至少听4个人说过。如果不是他们自身的高山适应能力强、体能好,后果不堪设想。

    六、过度依赖氧气,反而可能致命:
        过度依赖氧气,有两个常见做法:提早吸氧。大量吸氧。这种事情,基本见于商业登山队。在高海拔使用氧气,等于直接给使用者降低海拔。
        以珠峰北侧传统线路的商业登山为例,传统上,登山客户在海拔7500米开始用氧,一直到登顶回撤到第一个安全营地(突击营地,或者再往下的营地)。在其他8000米山峰,也有类似的、传统上的初始用氧高度。
        在用氧后的登山过程中,睡眠时的流量刻度为0.5~1,行军中的流量刻度为2~3。流量最大刻度是4,一般只有救治时才会使用到。比如这么做的一个考虑是,延长有限氧气的使用时间,防止在下撤时(下撤很可能大大超出预计时间)出现氧气用完的情况。
        近年某些商业登山队,使用提早吸氧(比如珠峰在海拔6500米开始用氧)、大量吸氧(行进中流量开到最大)的方法,以便把更多本不适于登8000米山峰的客户,送上顶峰。作为生意,表面上,只要客户愿意多给钱,似乎也是个你情我愿的好买卖。
        但这种商业登山的组织者,显然没有明白传统上的用氧初始高度、用氧流量控制的重要意义:避免过度依赖氧气带来的危害、甚至死亡。
        在高海拔登山时使用氧气,相当于让使用者下降2000米海拔、甚至更多。过度依赖氧气的客户,获得的高山适应性要差很多。提早用氧、大量吸氧的潜在危险是,如果出现了氧气提前用完、装备故障、使用错误、氧气瓶意外损耗、陪同客户背负氧气的人手不足等情况(太常见了),在8000米以上,登山客户突然离开氧气、暴露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中,两种状态之间的反差太大,相当于瞬间把一个人提高了2000米海拔,对于任何人而言,这都是致命的。
        所以说,负责任的商业登山组织者,不是“谁给钱多、就尽量让谁上”这么简单。否则,既是对客户的生命不负责,也是对客户支付的费用不负责。在登山方面,遵循商业规则的前提,还是要尊重登山规律。
        登山的魅力和危险,都在细节。


  • 微博“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调查
    August 25, 2013
    ——从微博上众多的活佛说起

    作者:十一郎

    一、前言:
    去年,我做了一个微博上的“活佛”统计,见#从微博·看活佛#系列帖子。当时,以“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为关键词,搜索到几百个以上述关键词自称的藏传佛教僧人。发现按地区一级的有效ID分布是:甘孜123、阿坝25、玉树17、拉萨16、果洛12、昌都10、甘南7、海南5、那曲4、迪庆3、日喀则2、海北/林芝/黄南各1、山南/阿里0。

    二、今年的统计:
    这几天,抽空以“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并交叉比对之后,得出新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区域分布如下:
    西藏自治区:拉萨26、昌都21、日喀则5、那曲3、山南1、阿里1、林芝1
    四川藏区:甘孜306、阿坝44
    青海藏区:玉树47、果洛19、海南8、海东4、海西3、黄南3、海北0
    云南藏区:迪庆10
    甘肃藏区:甘南6
    临近藏区的地区:成都21、西宁15、兰州4、昆明4、丽江1、广元1、武威1、内江1
    远离藏区的地区:北京45、上海9、广州2、天津1、沈阳1、朝阳1、本溪1、深圳1、重庆1、杭州1、吉林1、青岛1、长春1
    港澳台:台湾6、香港5、澳门0
    其他:海外32;不确定具体地区的92。
    总共757名。

    三、奇怪的甘孜!
    从统计结果看,仅四川甘孜一个州就有306名,比其他所有藏区的总和202名,还要多出50%。这是一个极为突出,甚至奇怪的现象。
    上网查了一下,根据官方数据:“甘孜州共有藏传佛教寺庙515座(包括宁玛派219座,格鲁派127座,萨迦派78座,苯波派50座,噶举派37座,无教派4座)”。这一统计,显然是宗教外行,因为苯教(所谓苯波派)不是佛教系统的,所以扣除苯教寺庙,可以得出甘孜州共有藏传佛教寺庙465座。也就是说,465座寺庙中,在微博上能够查证的上网僧人,就有306名各种“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综合考虑甘孜州的寺庙规模、汉语水平、通讯条件,这一数字非常的耐人寻味。
    从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实来看,西藏自治区内的拉萨、日喀则、山南,从来都是其宗教核心区域,加起来反而只有32名。
    是唯独甘孜州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们特别重视网络宣传呢?还是很多原属于其他地方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集中到了甘孜州呢?还是在甘孜州,“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的名号被滥用呢?或者是兼而有之??
    另,根据官方资料:甘孜州共有人口约90万,其中藏族占78.7%,73.2万。2005年有僧尼3.8万人。假设全州藏民都信教(包括藏传佛教和苯教),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5岁以下的占总人口的20.27%;根据四川省统计,60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6.30%: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把没有生产能力的少年儿童和老人去除,把15岁以上的都算做劳动力,甘孜州的藏族劳动力人口约为46.43万。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901个藏族劳动力供养一座寺庙、每12个藏族劳动力供养一名僧尼(现在这个数字只可能更小)!
    众所周知,大部分藏族同胞,是农牧民。根据四川日报报道,甘孜州“2011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570元”。这3570元中扣除生活开支,还有多少可以用于宗教供养?
    甘孜州的寺庙收入,来自外地的,所占比例肯定不小。这也许是微博上甘孜州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数量特别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羸弱”的卫藏?
    如果用卫藏、康区、安多这样大略的文化区域来统计分布,则得出:卫藏(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那曲大部/林芝大部)不超过37名。康区(昌都/甘孜/玉树/迪庆/那曲东部/林芝东部)超过384名!安多(果洛/海西/海南/海北/海东/黄南/甘南/阿坝)81名。
    作为藏传佛教的核心区域,卫藏的寺庙、高僧大德最多,安多、康区属于藏传佛教的辐射区域,但微博上卫藏区域的37名,不到安多区域81名的一半,更加不到康巴区域384名的十分之一。
    这一现象,原因何在呢?是卫藏僧人中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太少?还是卫藏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普遍不重视上网?

    五、涉藏区域数据分析:
    今年,康区:安多:卫藏的比例约等于10:2:1,去年是9:2.7:1,也就是说康区的比例在总体人数中,持续加大。
    从人数上看,去年三大区域的人数分别是:卫藏不超过25名。康区超过153名。安多51名。今年三大区域的人数,同比增长的增幅分别为:卫藏48%,安多59%,康区151%!
    康区增加了231名,其中甘孜州贡献了183名,占康区增加人数的79%。
    以省一级为单位,以人数从多到少为排序,今年的结果是:四川藏区(2个地级区属)350名。青海藏区(7个地级区属)84名。西藏自治区(7个地级区属)58名。云南藏区(1个地级区属)10名。甘肃藏区(1个地级区属)6名。
    以地区一级为单位,以人数从多到少为排序,今年的结果是:甘孜306、玉树47、阿坝44、拉萨26、昌都21、果洛19、迪庆10、海南8、甘南6、日喀则5、海东4、那曲3、海西3、黄南3、山南1、阿里1、林芝1、海北0。

    六、非涉藏区域数据分析:
    临近藏区的,西宁因有塔尔寺,所以15名的数字,并不算突出。比较突出的是成都,21名。另外两个省会,兰州4名、昆明4名、丽江1。四川的广元1名、内江1名。甘肃的武威1名。
    远离藏区的各省市中,北京最多,45名。这45名中,有少数显示在北京的佛学院读书,其余的在干嘛?“上师来了……”
    直辖市上海有9名,华南重镇广州有2名。其余,天津1、沈阳1、朝阳1、本溪1、深圳1、重庆1、杭州1、吉林1、青岛1、长春1。其中,东三省加起来有5名,也是一个新趋势。
    今年,微博上,来自海外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有32名,这个也很有意思……
    至于不确定具体地区的92名,大部分在国内,因只显示了省份、而无具体地区,所以归入本类。小部分,则确实未标明地理区域。

    七、地理标示的说明:
    1、有一种分类方法,把那曲东部的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嘉黎五县、和林芝东部的察隅、波密、墨脱三县,也算入康区,本文采纳了这一不够细致的标准。需要指出的是,在卫藏、康区、安多三大文化区域的分类之外,还有一些稍小的亚文化区域,本文暂不细化到这个层面。
    2、微博上标示出的ID所在地,并不一定能够确指,就是该ID当下的活动地点、或主要生活区域,但一定与其来历有关,特别是僧人注重自己的寺院。因此,可以确定,本文所统计的“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们,只要他们给出了具体的地点,绝大多数都与其寺院所在地对应。但,无法排除他们本人在其他地方的可能性。比如说,甘孜州的306名“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们,都在当地、还是有多少去外地走动了?通过微博注册资料,较难判断。

    八、活佛、仁波切、堪布、法王…
    实际上藏传佛教没有“活佛”这个词,藏语对应的是“朱古”,其本意是“化身”。
    藏传佛教的几大教派中,最早的大派别“宁玛派”,采用的是师徒传承系统,而并没有转世活佛制度。后来,在噶举派、格鲁派分别兴盛之后,宁玛派有部分高僧采用了“活佛”这一称谓。其次出现的“萨迦派”,其教权传递,依靠的是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宗教领袖称为“法王”,也没有活佛转世制度。开创转世制度的是“噶举派”的嘎玛噶举分支,噶举派的形成比萨迦派略晚。借鉴并弘扬活佛转世制度的,是最后一个产生的大派别“格鲁派”。
    只有转世的,才能够被称为“活佛”(朱古,化身)。而建立一个转世的世系,并非自己说说就可以的。藏传佛教采用转世制度的各教派,对于建立一个新的转世世系,都有各自严格的认证规则。而特别大的转世活佛世系,从清朝开始,其建立、执行,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予以确认。
    同时,并非每一座寺庙,都有活佛。只有规模相对大一些、或传承比较悠久的寺庙,而且以噶举派、格鲁派为主,(宁玛派有一部分),才可能有转世活佛世系。
    继续以甘孜州为例,符合活佛转世制度的教派寺庙为:格鲁派127座,噶举派37座。加起来163座。微博上明确标明甘孜、自称“活佛”(未包含自称“仁波切、堪布、法王”的)有131名。再考虑没上微博的“活佛”们,甘孜的活佛人数与寺庙数量比例,真是够高的!
    所以,微博上那么多自称为“活佛”的出家人,到底有多少符合“活佛”的认证条件?存疑。
    “仁波切”来自藏语译音,原义是“珍宝”。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朱古)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活佛)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因此,并非凡是僧人就是仁波切,仁波切在僧人中的比例,极少。
    另外,活佛、仁波切,均不宜自称。微博上却有数量庞大的、“自称”为活佛、仁波切的ID。
    “堪布”,专指藏传佛教的寺庙、或大寺庙内扎仓的住持,具有唯一性、且地位崇高。相当于汉传佛教寺庙的“方丈”。格鲁派要求寺院堪布必须具备拉然巴格西学位,年纪自然不小。其他教派,也不会随便任命一名学问不足的年轻僧人担任堪布。微博上,ID中的真伪,大家自己琢磨吧。
    “法王”,在佛教的严格意义上,指“释迦摩尼”。宽泛的意义上,也指比佛陀级别略低的菩萨。正式用于藏传佛教某教派最高级别领袖的,历史上有两次。元朝中央册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朝中央分别册封嘎玛噶举派领袖、萨迦派领袖、格鲁派领袖的大弟子又分别受封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藏传佛教教派内部,只有萨迦派称自己的最高宗教领袖为“法王”。“法王”,绝非一般的高僧大德能够自称的。

    九、大乘佛教怎么看待“活佛”这个概念…
    2500年前,释迦牟尼一生的教诫,在世时本无文字记录。佛寂100年后,始有教义的文字记载。佛寂400年后,出现大小乘之别。佛寂500年后,佛教传入中土。佛寂1200多年后,始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可视为大乘佛教与藏地密修的结合,并接纳了苯教的许多神鬼、仪轨、用具等。所谓活佛,比藏传佛教出现略早的《楞严经》早有预见: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渴仰,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墙,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谛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旁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现世印证《楞严经》的新闻,略举一二: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性侵女信徒事件”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0743/discussion/1170422/
    “著名活佛、堪布贝玛千贝仁波切与女信徒被夫抓奸在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5cb970100o7ot.html

    十、结束语:
    宗教,是获得信仰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当宗教成为了某些人赖以生存的“招牌或技能”,通过宗教获得信仰,就可能变成一条歧途。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个人可以拥有更多的信息途径,以获得更好的内心成长。希望我们善用之。
  • 也说穷游
    August 21, 2013

    #也说穷游#
    1、某年,我在西藏,因天气巨变,搭老百姓开的货车,从定日到日喀则,主动问师傅多少钱?答:15元。上后车厢跟牛羊一起。当年全是土路,途中一起喝”恰阿木“。颠簸到了之后,浑身草根。下车感谢、道别。当年是1997年。
    2、某年在新疆。班车从布尔津到乌鲁木齐。途中想去魔鬼城,半夜下来,等到天亮,希望找到反方向去魔鬼城的车。上午遇到一部乌市电视台经过的工作车,拦车、掏出证件、问需要多少油钱?对方不答应。等了一上午,决定返回。拦车、搭大货去阜康,200多公路、20元。跟师傅聊得欢快。那是2001年。
    3、某年在新疆库车,想去克孜尔千佛洞,或者包车,或者坐去拜城的班车、再走十几公里大戈壁。打听许久,得知千佛洞研究所每周有一班班车往返库车-克孜尔。于是等到班车到库车、再要回克孜尔的时候,赶过去,帮着研究所家属扛大米等日用品,然后问准司机、按照班车价格10元上车。那是2001年。
    4、某年,准备去贵州。买了慢车火车坐票,目的地贵阳。沿途见到好看的地方,就提前下车签票。同一个站台,2日之内、同班次有效。同一个目的地,7日之内同班次到达有效。于是,往返玩了5、6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花了50多元。贵阳长啥样,根本不知道。那一年是1989年,我还在读大二。咱心不穷。
    5、某年去湖南王村(后叫芙蓉镇),买票坐老百姓的渡船。到了之后,感觉真美,决定留下。在村里的发廊,跟本地青年发型师交流愉快。然后认识了村里一位老大爷,他叫我留下、去村后看瀑布。去大爷家住一晚,聊家常、换烟。次日走时,留下15元。那一年是1990年春。猛洞河欢快流淌。穷游但心不能穷。
    6、某年去阿里,另一朋友自驾车同行。他路上在拉孜搭了一位免费穷游女客。结果在帕羊,朋友被饭馆老板暴打。因为搭车的单身女客,不仅蹭车、蹭吃,还特别不懂事,跟帕羊的餐馆老板为了饭菜的咸淡出言侮辱。结果,西部男儿(老板和伙计)怎能容忍这样的无礼,把朋友和顺风女客一起打了。城门失火,殃及好心人。
    7、今年在藏,跟许多自驾车朋友和本地开车朋友聊天。听到许多类似故事:而今有个别年轻人,衣着光鲜、沿途拦车。司机出于善心、免费搭载。然后就是各种二逼要求,以及蹭吃、蹭喝、蹭睡。到了地方,感谢也没有一句,扬长而去,仿佛全世界都欠ta的。尼玛,你不要浪费这个社会不多的善良,可以吗?
    8、在八一,一位刚认识的藏族司机大哥告诉:今年搭免费顺风车的,已经出现站在路中间拼死拦车的奇观。川藏线,尼玛不危险啊?!搭上之后,好像得胜者一般。既不尊重司机,也不懂得本地地理、民俗。只知道一路上摆弄手机、上网炫耀,还动不动指使司机该在什么地方停车拍照。尼玛二逼呀?!
    9、从大学起我就开始“穷游”,那是1987-1991年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暑假,我去电子厂做了一个多月的“打工仔”,每天干6000次重复劳动,一个月132元。从那时起,我就逐渐明白,咱穷学生即使出行,也应自己创造好经济基础。大一那年,我扫5层宿舍+厕所,每月35元。放假出去玩,自食其力。
    10、2001年登完慕士塔格,背包游走新疆。既没有包过车、也没有搭过免费车。主要就是乘坐长途班车(县到县都有),个别乡村坐过驴车或马车。去喀纳斯之前,晚上住布尔津县,“大车店”,5元一个床,通铺,各种虱子。遇到一位山上的塔塔尔族兄弟,他丢了钱包,我付的床位费。无他,同在路上。
    11、一、而今那些以“穷游”为炫耀的货,其主要心理基础就是“占便宜”。二、还特别喜欢彼此“比划”谁占的便宜大。三、“穷游”不是不可以,但请先自食其力、学会尊重。四、你再穷,到了偏远贫困地区,如果只知道想尽心思各种“蹭”,你丫有脸么?五、人穷是可以改变的,心穷则一辈子是祸害。
  • 梦想之火,永不熄灭!
    August 1, 2013

    梦想之火,永不熄灭!
    ——在戈尔户外梦想典礼上的致辞

    十一郎

    高海拔攀登,是户外运动皇冠上,最璀璨的钻石。

    自从上个世纪末国内出现民间登山以来,短短十几年,中国的民间登山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攀登者。这其中,有光辉、有泪水,有欣喜、有悲伤。

    今年6月,杨春风、饶剑峰的不幸遇难,是国内民间登山的重大损失。

    饶剑峰是我的多年好友。2000年他行走完西藏,产生了高山攀登的梦想。2001年5月他完成了第一座雪山,青海的玉珠峰,那一年我是他的队长。从此以后的12年里,老饶攀登了18座雪山。他登山基本没有赞助、依靠自费,为了实现登山梦想,他全力以赴、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老饶曾说,“登山可能会死,不让我登山,我生不如死”。

    认识杨春风,是2001年8月,我们两支队伍攀登新疆的慕士塔格峰。那时候,春风刚刚开始他的职业登山生涯。多年来,他为推动新疆的登山,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春风是一位个人能力非常强大的登山者,但却未必是一个好的队长,因为他外表粗犷、内心柔软,总是说:既然客户付出了费用和时间,就要尽量让他们登顶。为此,我们俩之间有过多次争论。

    遇难前,杨春风已经完成了11座8000米山峰,饶剑峰则完成了10座,距离实现14座8000米大满贯的宏伟目标,仅有几步之遥。完登14座8000米高山,是衡量世界顶级登山家的一个决定性指标。杨春风、饶剑峰他们走出国门、漫步于8000米空气稀薄地带,为国内的民间登山,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那是一个充满危险、更加充满魅力的超高海拔登山之梦。

    春风、老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共同的攀登梦想,永远不会消失。接下来,请全体起立,向历年来为了梦想、长眠雪山的民间登山者致敬!他们是:杨春风、饶剑峰、陈宏路、刘向阳、严冬冬、吴文洪、老古董、李红学、刘喜男、庄东辰、老K王茁、林礼清、杨磊、卢臻、雷宇、张兴柏、阎庚华、王海亮、任玉昆、王涛、邝君咏、周虹骏、周慧霞、汪晓征、王军彪…攀登精神,永远向上!梦想之火,永不熄灭!
  • 知识分子、思想家与文明
    July 30, 2013


    知识分子、思想家与文明
    ——《腾云》杂志文章推荐语
     
    十一郎
     
    如果以人的生命时长为观察尺度,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世界里,财富的力量往往比不上权力,权力的力量有时不敌名望。而最终,财富、权力、名望的力量,都难以与思想的力量相抗衡,特别是当我们以历史为维度、以文明为观察对象的时候。

    笔者个人的观点,华夏文明发展至今,最后一个能够被称为思想家的人,似乎唯有600年前的王阳明。作为参照,我们左邻的、历史更加久远的印度文明,则在近代史上贡献了甘地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对照。

    这里推荐的《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一文,三位主角与甘地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胡适、鲁迅和钱穆,是那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但若用影响力来判断,尚不足以冠之“思想家”的桂冠。

    在当下这个“公知”被异化的流行语境里,讨论“公共知识分子”这一话题,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大致上,胡适是建设型的公共知识分子,鲁迅是批判型的,钱穆则是研究型的。

    关于知识分子是否应该独立于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这一话题,现代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有许多有意义的争论,而典型案例则是比胡适和鲁迅稍晚的萨特和加缪之争。

    从当下这个时间点,观察那一代最出色的知识分子,可以发现,把思想传播出去、并对现实产生直接作用的人,最有力量。

    回顾中国历史,笔者认为,华夏文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有几点不足:1、好为帝王师;2、坐而论道、不接地气;3、甚少关注社会整体的福祉。所以,相较于传统士大夫,胡适、鲁迅和钱穆等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从各自角度所做的一切,都闪耀着关注公众利益的光辉。

    如果我们,只能在隐喻中念叨逝去的大师们、知识分子逐渐远离公共事务、思想不能得以自由表达,那么,将不再有文明的演进,而只有文明的废墟。
     
    【完】

    推荐文章《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OTA5MzAwMQ%3D%3D&appmsgid=10000281&itemidx=1&sign=7cf58895b7136e96dcc8bcd305d90d2a&scene=1#wechat_redirect

  • 没有热爱,怎言懂得?
    July 15, 2013

    没有热爱,怎言懂得?》
    ——纪念饶剑峰

    十一郎

            我认识老饶的时候,他34岁、我31岁。那一年,老饶喜欢上了登山,就加入了我们那个深圳最早玩登山的小团队,平时一起徒步穿越,间或煮酒一壶、畅谈人生种种。12年前的春夏之交,我们一起去了玉珠峰,那是老饶的第一座雪山,我是当时的队长。从那儿以后,老饶从未停息过攀登的脚步,12年登了18座雪山,其中包括10座8000米级山峰。在他今年6月意外遇难之前,老饶已经从当年的“老人新兵”,成长为国内民间超高海拔攀登成绩最出色的登山家之一。

            国内的民间登山,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和北京这两个城市,是民间登山人群发展最充分的地方。而两地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北京山友更倾向于低成本、技术型的攀登,人群也是各个小圈子独立成长。而深圳山友,则多是一上来就通过商业登山走向高海拔,彼此之间往来交流很多,形成了一个大的主体山友群。这些不同点,与两个城市的地理条件、四季特点、城市人口构成和收入都有关系。

            深圳的高海拔攀登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曾探讨过走什么样的路径:是先通过商业登山获得高海拔经历,再回过头来走自主攀登的路线?还是一路向更高海拔冲刺,对商业登山更依赖一些?现实中并没有标准答案。而老饶,正是后一条路径的佼佼者。

            登山这项运动,从纯粹意义上而言,是通过攀登、如何丰富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个过程。所以,不论是自主攀登、还是商业登山,只要你发自内心热爱它、坚持并思考,就一定会有迥然不同于都市化社会生活的内心收获。而老饶,恰恰在这一点上,是一位纯粹的登山者。

            关于登山使人打开视野,老饶曾说过“如果我们不从井里跳出去,我们会一直以为天就是这样”。老饶也许没意识到的是,他和杨春风等几位民间登山者,对8000米级山峰的远征,大大打开了中国民间登山的视野,既创造了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

            关于攀登与人生, 他说“整个登山过程当中都会处于一种当下临在的状态,我不知道下一步会是怎样的,我只能说有个心理准备,称之为‘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关于登山的意义,老饶认为“它只是一项运动,因为跟危险有一定联系,所以它需要人在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在当下’的状态。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讲,它是一种比较好的修炼方式。但登山本身不提供意义。”

            就国内的民间登山界而言,老饶生前的10座8000米山峰,足以傲视那些被大众媒体渲染得光环闪耀的登山界名人N+1个回合。但老饶很少、甚至刻意回避登山带来的虚荣。在当下这个环境里,虚荣背后往往可以带来财富和世俗影响力。老饶登山,没有拉赞助、也没有单位出资,虽然他曾任某地产公司老总,但登山经费全部自己掏腰包。为此,他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相较于那些动不动就张罗个“XX第一”光环的登山客们而言,老饶实在是一面照妖镜。对于登山带来的荣誉,他这么看待,“家里面对我登山带回来的荣誉很高兴,其实我反而觉得登山过程最好玩,荣誉不荣誉,那是个副产品。”

            老饶对山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去登山,不是去送死。但如果不让我登山,我生不如死。”这个境界,是那些“6000米一座、7500米一座、8000米一座、然后珠峰,然后再也不登山”的登山客们无法企及的。因为热爱、因为坚持、因为思考,老饶成为了他想要达到的人,也因此更为我们这些同类所尊重和喜爱。

            “登山对我启发最多的,就是学会跟自己相处”。雪山,是老饶的修行之所,也是他的精神归宿。在老饶正在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途中,恐怖袭击残忍地终止了他的脚步。自2000年以来,有10位我认识的山友,永远留在了大山的怀抱。老饶的离去,让我尤感悲伤。我有时想象着,他们在天堂可以组织一支特别牛的登山队了吧。在我们徘徊于此生的时候,跟我们平行存在着。我们在尘世踯躅,我们去仙境攀登。岁月绝非蹉跎,须臾既是永恒。老饶,一路走好

    *本文为《户外探险》杂志下期约稿。暂不供各种形式的转载引用。谢谢!


  • 【珠峰60年】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下)
    May 29, 2013



    《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下
    ——写在人类登顶珠峰60年

    作者:十一郎

    【作者声明】本文在作者两篇媒体约稿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未经作者许可,不供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请所有媒体、网站、论坛、个人媒体留意。具体请联系:11wolf@163.com。图片属于原版权持有者。


    【第四部分】中国人的珠峰A——政治登山、国际合作

    以国家作为登山主体、突出国家荣誉的登山方式,在国际上,随着1956年,完成了14座8000米独立山峰中的第13座迦舒布鲁姆II峰的首登,已基本落幕。之所以不是14座,是因为最后一座8000米山峰希夏邦玛峰全境位于中国境内,当时的中国不对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的国家开放山峰。随后出现的,是登山者自主攀登的辉煌年代,并一直持续至今。

    而中国的登山,自从50年代从前苏联老大哥那边学习了入门课开始,国家登山、政治登山一直持续着,至今虽然已经很少,但依然未曾结束。比如2005年有珠峰测绘、2007年和2008年有奥运火炬上珠峰。

    同时,自1979年对外开放山峰以来,曾有一个时期是“国际合作”阶段。这个阶段,外国队来华登8000米高山,很多采用与国内官方登山队“合作”的形式。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登山,依然以官方为主体,并由此学习了日本等登山发达国家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和一部分攀登技术。我们从国内新闻中得到的信息是“合作”,然而,在许多外国队的叙述里,他们更多地把中方当做协作方或服务方,这也许和登山发展阶段不同、登山理念不同,有着极大的因果关系。国际合作阶段,持续到2000年左右,即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商业登山和国内民间登山的同时兴起。两者之间既有交集,也有质的区别——区别在于:是否“自主”攀登?这一部分,本章节暂不涉及。

    本章节,主要回顾国内“政治登山+国际合作”两个方面,特别是1960年至2000年之间珠峰的故事。

    4-1、中国人的珠峰北侧首登
    1958年11月,许竞率领的侦察组前往珠峰脚下进行线路侦察。
    1960年3月3日,由214人组成的第一支中国珠峰登山队,进驻北侧大本营,开始攀登前期的建营、运输、侦查等准备工作。这是世界登山史上第18支攀登珠峰的队伍;这也是人类第11次尝试由北侧登顶珠峰。在那样一个对外贸易不发达、天灾人祸不断的年代,中央政府为此专门划拨外汇,仅在瑞士、法国购买登山装备就花去了近35万美元。
    3月24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6400米建立前进营地。3月27日,侦查北坳冰壁的攀登线路。4月12日,修通北坳冰壁路线、突破了珠峰北侧攀登的第一个技术型难关,建立北坳营地。4月29日,宿营7400米。5月1日,宿营7600米,发现了30多年前英国登山队留下的物资。5月2日,登山队在海拔7800米处第一次用氧——距此37年11个月零9天之前,他们的英国同行在这个线路的7770米处,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高山攀登中使用氧气。5月2日晚,建立8100米营地。5月3日,在海拔8300多米处,再次发现英国队当年的营址和遗留物资。5月4日、5日,完成对第二台阶的侦查。5月23日,建立8500米突击营地。
    5月24日上午9点,突击组长许竞突然病倒,由王富洲接任组长,并率领刘连满、贡布和补充进来的屈银华出发攻顶。他们每人携带2瓶氧气、睡袋、冰抓、岩锥等个人物资,加上电影摄影机、胶片、毛主席塑料像、一把铁锤等公共物资,人均负重14公斤。
    中午12点,突击组4人到达海拔8600多米的第二台阶下部。珠峰北侧第二台阶的最难点,是一块4米多高、笔直的岩壁,曾被认为是无法通过的障碍。他们首先决定,每人只携带1瓶氧气完成后续攀登,其余氧气集中存放在第二台阶下。然后,刘连满由王富洲保护,在岩壁上打了两颗岩锥,他与贡布、屈银华分别尝试攀登,但均不成功。随后,由刘连满做人梯、屈银华脱去高山靴踩在他肩上,终于在岩壁上又打了几颗岩锥,设定了保护点。下午5点,4人终于攀上第二台阶的顶部。
    在继续前行的过程中,担任开路任务的刘连满出现了体能衰竭和严重的高原反应。他多次摔倒后,终于在海拔8700米处不支倒地。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把刘连满安置在一个既避风、安全的岩石槽中休息,准备回程中再把他带回。此时,已是下午7点。
    由于他们没有携带更多的宿营装备,接下来继续攀登的话,他们将面临着夜间在陌生线路进行超高海拔行军的重大挑战。
    “大家认为虽然天气将晚,但考虑到原来的气象预报是25日天气将变坏,大家的体力与每人所余的氧气量不容许再拖太长时间……又考虑到顶峰的风力一般在夜间比较白天要小一些,而当天又是睛空,星光映着雪光,还是隐约地可以寻找一下攀登路线。更主要的是想到了党的指示与六亿人民的希望。所以就决定只有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时机,不拿下顶峰誓不回头。”
    他们通过8750米时,阳光逐渐消失。他们根据对预设路线的记忆和登山经验,在微弱的星光、雪光中,不断尝试。到达8800米时,3人基本用完了氧气。
    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之巅。
    下撤途中,他们在8700米找到刘连满时,他正昏沉睡去,他身边的笔记本上写着:“我知道我不行了,我看氧气瓶里还有点氧,给你们3人回来时用则也许管用。永别了!”
    5月30日,中国登山队全体返回大本营。他们成功开创了珠峰的第二条登顶线路,并因此成为整个国家的民族英雄。
    由于登顶队员没有获得足够的影像证据,以及当时东西方之间的隔阂,1960年中国队首次由珠峰北侧登顶的记录,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为国际登山界所承认。据说,是后来者在顶峰发现了毛主席像…
    回首这个故事,除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后世的人们还应记住刘连满、许竞、王凤桐、汪玑(遇难)、邵子庆(遇难)等人的名字。这是一次艰难的胜利。

    4-2、1967年:一个鲜为人知的四面跨越之梦
    1964年5月2日,中国队首登了最后一座8000米独立山峰——希夏邦玛之后,有过一个“三年内北上南下珠穆朗玛峰”的设想。这个设想最初的方案是:“1967年从珠穆朗玛峰的东、西、南、北四面交叉跨越顶峰,创造登山界的世界之最。”
    此前的1963年5月22日,美国队成功开创了珠峰的第三条线路“西山脊转北壁路线”并登顶。
    为实施这个计划,1965年的4月底5月中和10月中上旬,中国队的许竞、曾曙生、邬宗岳、侯生福、张峻岩、尼玛扎西等人,分两次进入珠峰北侧区域,对东山脊、西山脊和东北山脊,进行线路侦查,最高到达7450米的高度。
    1966年底,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方案调整为:放弃跨越计划,从北侧登顶不少于10人,超过印度队1965年登顶9人的纪录。
    最终,由于众所周知的、登山以外的政治因素,中国队没有能够在1967年实施对珠峰的第二次攀登。

    4-3、1975年:8848.13米·中国梯·“女子第一人”之争
    后世的人们,也许不知道的一个细节是:1975年这次攀登测量前,国内使用的珠峰标高一直是8882米。
    早在50年代初,中国政府就定下了“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的决心。
    1975年3月,一支由179名登山运动员和255名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后勤人员组成的中国登山队,来到北侧大本营。这是珠峰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他们不仅承担着登顶的任务,而且肩负了测量珠峰高度的使命。在攀登活动中,还隐含着与日本队争夺世界第一位登顶珠峰女性荣誉的潜在竞争。
    从3月21日开始的两个月中,测绘人员进入到各个区域,为最后的实测做准备。
    同时,登山队也在进行建营、运输、和修路工作。这一次,想出了对付北侧最大难关“第二台阶”的办法——他们准备了特质的的铝合金梯子。在1960年的攀登中,“第二台阶”消耗了中国队7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登顶前,登山队遭遇了恶劣气候的肆虐。更不幸的是,突击队长邬宗岳在攀登过程中于8000多米处遇难。
    5月27日中午2点半,候生福、索南罗布、潘多(女)等9名队员成功登顶。攀登过程中,登山队把四节单节长度为1.2米的铝合金梯子连接、架设在第二台阶的陡壁处,大大降低了攀爬难度。登顶后,他们在顶峰架设了第一个觇标(高3.5米);并由潘多使用木头杆子使劲插进雪层的办法,测得雪层厚度为0.92米——至于这个办法是否科学,登山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登山队员下撤后,四周的测绘人员,连续3天进行16个测回的测量,计算出8849.05米的珠峰雪面高度,以此减去0.92米,形成官方公布的8848.13米珠峰高程数据。一直到2005年,国内的登山队都使用8848米作为珠峰的标高。
    75年攀登留下的另一笔重大“财富”是第二台阶的金属梯。从此,珠峰北侧传统线路的难度,大大降低。如果没有这架“中国梯”,许多后来的商业登山客户,将无法实施珠峰北侧的攀登。
    有些遗憾的是,潘多没有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女性——此前的5月16日,日本队的田部井淳子从尼泊尔一侧获得了这项殊荣。
    同年9月,英国队开创珠峰第四条线路“西南壁路线”,并成功登顶。
     
    4-4、不应被忘记的人们
    在早年的政治登山阶段,遇难的中国人计有:
    汪矶,1960年5月,北侧6500,脑血管破裂。
    邵子庆,1960年5月,北侧7000米,脑血管破裂。
    马高树,1966年春,北侧,夜间滑坠。
    邬宗岳,1975年5月,北侧8000米,衰竭导致滑坠。
    石明纪,1978年,北侧5580米,突发心脏病。
    王洪宝,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尼马扎西(藏族),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洛朗(藏族),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历史不应遗忘他们。
     
    4-5、国际合作
    1979年,中国重新对外国人开放珠峰北侧的攀登。
    以此为契机,外国登山者纷纷来华攀登珠峰,并在5年间于珠峰中国一侧开创了3条新线路:
    北壁霍尔拜因岩沟线路(第6条),1980年5月,日本队。
    东北山脊转北壁诺顿岩沟线路(第8条),1980年8月,著名登山家梅斯纳尔,单人首创、无氧登顶。
    北壁转诺顿岩沟线路(第11条),1984年10月,澳大利亚队,无氧登顶。
    随着国门的开放,国内官方登山组织也积极转向国际合作。
    这个阶段,共有20位中国登山者,通过1988年的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1990年的中国苏联美国和平登山队、1993年的海峡两岸联合登山队、1997年的中国巴基斯坦友谊联合登山队、1998年的中国斯洛伐克联合登山队这5支队伍,登顶珠峰。这20人,以藏族登山队员为主。李致新和王勇峰后来成为中国人最早“七大洲”最高峰攀登的,并成为2003年后珠峰商业登山的推动者。
    对珠峰等山峰的国际合作攀登,拓宽了中国登山者的视野,带来了国际领先的攀登技术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登山运动水平的又一次跃进。同时,也让相关的登山协会找到了“以山养山”的路子。
    在这个从国家登山走向多元化登山的过渡期间,关于国际合作攀登中的国内登山者,其角色界定到底是攀登伙伴、还是服务提供者,有时并不那么清晰。


    【第五部分】中国人的珠峰B——多元化背景下的“国家任务”
     
    自80年代以降,国内的登山尤其是高海拔攀登中,由政府财政主导的项目逐年减少,即便2003年5月获得广泛关注的CCTV珠峰直播,电视台也是在依靠广告收入、达到基本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放手大干的。
    然而,从登山在中国的起源来观察,其“振奋民族精神”、“宣示国家形象”的功能,仍未消失。
    1999年,为采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圣火火种,实力强大的西藏登山队前往攀登珠峰。5月27日,次仁多吉、边巴扎西、桂桑(女)、罗则、仁那、吉吉(女)等10人登顶珠峰。
    桂桑成为国内第一位两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是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2005年时值中国首测珠峰30周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牵头,由西藏体育局会同西藏登协、西藏登山学校配合,组织了第四次珠峰科考活动,并成立“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这次活动,由中央财政拨专款支持,以顶峰实测与珠峰周边大规模控制测量相结合,力图测算出珠峰最准确的高程数值。这次测绘攀登活动,还获得了方正电脑等企业的赞助。5月22日,中国测量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竖立测量觇标,并运用经典大地测量、GPS测量方法和雷达探测等各种技术手段,成功地进行了峰顶测量。同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发布珠峰最新高程数据为8844.43米。
    与测量队同一天登顶珠峰的,还有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只能看到两支队伍当日“吉吉(女)、拉吉(女)……开村、拉巴……阿旺罗布、旺堆……张少宏、张梁等17人登顶”的消息,却无从判断具体哪个人属于哪支队伍。至于,为什么一次国家行为的科考攀登,却与一次国际间的商业合作攀登,缠绕在一起?这大概也正反应出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登山界一种独具特色的暗箱操作吧。
    2007年5月9日,珠峰火炬测试队17人同日登顶,并一次测试成功,创下了国内同日登顶人数的最高记录。
    2008年5月8日,一支庞大的珠峰奥运火炬队,把奥运火种带上了世界之巅。并再创国内同日登顶人数的最高记录。这一年,珠峰中国一侧,只有这一支登山队。


    【第六部分】中国人的珠峰C——来自南方的微风

    在北侧开展国际合作攀登的同时,随着90年代国际上珠峰商业登山的迅速发展,来自港台的中国登山者进入了珠峰的舞台。
    除了吴锦雄,其他6位港台登山者均从尼泊尔一侧登顶珠峰。他们是:香港的湛易佳,1992年5月12日;台湾的拾方方,1994年5月8日;台湾的陈国钧和江秀贞(女),1995年5月12日;台湾的高铭和,1996年5月10日;台湾的郭与镇,2006年5月20日。
    台湾的江秀贞,是第一位登顶珠峰的汉族女性。另外两位汉族女性,要在9年之后,才陆续出现。
    湛易佳,是第一位登顶珠峰的香港人。
    珠峰攀登史上第527位登顶者、台湾的拾方方,在登顶下撤的途中遇难。他也是第一位登顶珠峰后遇难的中国人。
    来自台湾的高铭和,经历了登山史上著名的“96珠峰山难”。在攀登过程中,5月9日同队的台湾登山者陈玉男在C3营地滑坠遇难。5月10下午,高铭和登顶返回途中,遭遇暴风雪。他暴露在海拔8400多米的高处过夜,并成为奇迹生还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当天因恶劣天气遇难的有著名登山家罗伯·霍尔和斯科特·费希尔等12人,另有3人获救下撤后不治身亡。对队友陈玉男在南坳遇难后、高铭和坚持继续攀登的决定,外国登山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第二位从北侧登顶的港台人士,是香港登山家钟建民。2003年他加入罗塞尔队,第五次冲击世界之巅,并于5月31日成功登顶,从而成为第三位完成七大洲最高峰攀登的中国人。
     
     
    【第七部分】中国人的珠峰D——在商业登山与自主攀登之间…

    7-1、阎庚华:一个踯躅的问号
    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开始出现了面向高海拔攀登的登山爱好者。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他们像世界上大多数登山者那样,把登山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职业。
    然而,第一个走向珠峰的爱好者阎庚华,却不幸没有回来。
    攀登珠峰之前许多年,阎庚华曾从祖国的最北端跑到最南端,又曾从长城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却并不为世人所知。
    1999年春,他来到了珠峰大本营,由于没有充分的攀登准备、也缺少相应的手续,即使大本营联络官私下给予了他许多帮助,他依然无功而返。之后,他为寻找登山资金,去了不少地方。
    2000年3月,阎庚华再一次回到了珠峰脚下,这次陪同他前来的有摄像机和电视台。
    同时期攀登珠峰北侧章子峰的另一支中国业余登山队,在6000米观察到阎庚华的身体极为不适,并劝他不要勉强。然而,阎庚华似乎已是骑虎难下。
    5月中下旬,他决定从前进营地出发的那几天,并不是好天气周期。最后的冲顶阶段,阎庚华与高山向导,就攀登还是下撤的问题,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5月21日,他一个人冲向了世界之巅,并从此消失在了风雪之中。此前,一支因天气恶劣而临时改变计划的、强大的东欧队,发现前方还有人时,非常吃惊:竟然有比他们更“强悍”的登山者在单人突击!?
    阎庚华是否到达了顶峰?背后的摄像机是否迫使他无视恶劣天气的危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已像他风雪中艰难的背影一样,成为了永久的问号。
     
    7-2、 珠峰上的僧人
    继阎庚华之后第二个单独来到珠峰北侧的是一位出家人。
    2002年初,法号照培法师的王天汉,首先在拉萨,结交了西藏登山队德高望重的登山家仁青平措先生。
    3月11日,照培随仁青平措老师来到了珠峰大本营,此前,他没有任何登山经历。
    3月上旬到5月上旬期间,照培在仁青平措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登山技术、参加高山运输、并获得高山适应。
    随后的攀登过程,仁青平措帮助照培从罗塞尔队、瑞士队、日本队等几支外国队那里,获得了高海拔营地、线路绳、氧气、饮食、登山天气预报等不少资源共享。5月17日,28岁的照培法师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但却有外国登山队叫他“登山乞丐”。
    2006年、2007年的珠峰攀登季,他重新出现在珠峰大本营。此时他已脱下僧袍,不再是佛门子弟“照培法师”,而是一个试图从事登山向导行业的世俗青年——王天汉。
    2012年,王天汉试图单人登顶珠峰,但由于登山许可、未经允许动用别队物资等原因,与国内唯一一家运作珠峰商业登山的机构发生冲突,被“押解”下山。此事,也是一时的圈内热点。王天汉还俗之后的攀登故事,相当具有话题性。比如,作为一个“退役”僧人,他曾试图“偷登”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并不止一次被当地百姓“扭获”。
     
    7-3、 业余登山第一“队”
    时间来到了2003年,这一年,是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
    由中国登协出面组织的国内第一支珠峰业余登山队,扛着“2003中国搜狐珠峰登山队”的大旗来到了珠峰。
    这支队伍的队员有9人,都是登山爱好者。进行指挥、提供后勤服务的则是中国登协、西藏登协以及来自尼泊尔的职业登山者。登山费用,主要由几个赞助商提供,不足部分由队员平均分摊。
    同他们一起进山的,则是一支CCTV直播队伍。
    在山里,经历过了各种不愉快磨合与痛苦周折之后,5月21日、22日,分别有陈骏池、梁群(女•汉族)等4名队员登顶珠峰。尽管两个突击组的组长都是第一次登顶珠峰,尽管在8300米分散人力用于救援英国AP队的伤员,这支队伍依然创造了第一支国内业余队伍成功登顶珠峰的好成绩。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在国内开展珠峰商业登山,探索出成功的模式和路径。
    除了攀登的成绩,CCTV也创下了人类电视直播史上第一次全程直播珠峰攀登的记录。
    在全国人民战非典的关头,登顶珠峰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参与各方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其效果可类比为:本来准备了一个炸药包,没成想放成了原子弹。
    03年的珠峰攀登,最深远的影响在于:把登山这个小众运动,以英雄的名义推向了普通受众。由此,带动了国内登山及户外相关产业的一轮迅猛发展,特别是珠峰商业登山。可以说,这一年,是中国式珠峰商业登山的元年。
     

    【第八部分】珠峰商业登山——潘朵拉宝盒?
     
    珠峰商业登山始于1993年。这一年,距人类首次尝试攀登珠峰已有72年,距人类首登珠峰正好40年。此前的70多年,人类亲近珠峰的方式都是自主攀登。

    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提供: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客户之间更多的是各顾各的关系,而不一定是彼此协作的关系。因为这种攀登方式,登山客户主要依赖探险公司的服务才能成功。

    由于商业登山只在南北两条相对容易的线路上开展,并投入了更大的力量去熟悉山峰、提供服务,珠峰至今已有的5000人次登顶,绝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正是通过商业登山,很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最高峰之梦”。

    珠峰商业登山开展的第四个年头,就遭遇了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烈的一次集体山难。1996年5月,优秀登山家Rob Hall和Scott Fischer分别组织了2支珠峰商业登山队从南侧传统线路攀登珠峰,该线路上还有其他小型队伍,而在珠峰北侧则有一支印度队正在攀登。5月10日,几支队伍在登顶后遭遇了猛烈的暴风雪,珠峰两侧共有15人遇难!遇难者主要集中在两支商业队里。

    希拉里和梅斯纳尔等著名登山家都曾担忧过商业登山的过度发展。从那次山难以后,国际上的商业登山和探险公司,更加注重安全、科学、公平地对待商业客户。登山死亡率大大下降,并帮助了很多特殊人群,走上了世界之巅。下面是境外商业登山的一些故事:

    1998年,右足截肢的英裔美国人Tom Whittaker,成为第一个登顶珠峰的残疾人,50岁。这是他第三次攀登珠峰。1979年因车祸,右足被截肢。2006年获颁大英帝国勋章(Memb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2001年5月25日,32岁的美国人Erik Weihenmayer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盲人。02年,他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他还玩攀冰攀岩、花样跳伞、滑雪、长距离自行车。1997年,他的婚礼在乞力马扎罗举行。

    2006年5月15日,新西兰47岁的登山家Mark Inglis成为首位双腿安装义肢登顶珠峰的人。下山之后,因假肢与身体接触部分严重冻伤,他再一次接受了截肢手术。79年开始,他是专业登山救援人员。82年在库克峰遇险,双腿膝盖以下截肢。02年他回到库克峰,并登顶。04年登顶卓奥友峰。

    2006年5月17日,70岁的日本老人Takao Arayama[高雄荒山]只用时3天登顶珠峰。3天!许多职业高手都做不到,登山客们更是不可能。他还创造了当时的最年长登顶记录。

    2007年5月17日,3名菲律宾女性Noelle Wenceslao、Karina Dayondon和Janet Belarmino,从北坡登顶珠峰,然后从南坡下撤,创造女性跨越珠峰的记录。3人好像都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女警。此前她们登了慕士塔格峰(05年)、麦金利峰和卓奥友峰。

    2010年5月22日,美国少年Jordan Romero创造了最年轻登顶珠峰的记录:13岁10个月10天!此后,中国规定攀登珠峰的年龄必须在18岁到60之间。尼泊尔则规定最小16岁,最老没有限定。

    2012年5月19日,日本老人Tamae Watanabe(渡边玉枝)打破自己保持的最年长女性登顶珠峰的记录,新的记录是:73岁180天。2002年,她曾在63岁时登顶珠峰。

    今年5月20日,来自印度的、21岁的Tashi Malik和Nancy Malik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珠峰的孪生姐妹。

    今年5月26日,日本老人三浦雄一郎创造了登顶珠峰最年长的记录:80岁高龄!2003年、2008年,三浦雄一郎分别在70岁、75岁年龄时登顶珠峰。第二位尼泊尔老人Min Bahadur Sherchan 是2008年5月创造的:76岁。 Sherchan目前正在珠峰,准备再次刷新三浦雄一郎80岁的记录。

    商业登山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同时,也改变了珠峰攀登的格局,把更多的虚假光环带入了这座世界最高峰,珠峰越来越像一个名利场——特别是在商业登山起步才10年中国。

    比如,一个老板客户,找3、4个高山向导服侍,连脱个鞋、穿个冰抓都支使向导干。有些中国式登山老板,在高山上,连烧水、做饭、铺床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欠缺,下来却吹嘘什么“英雄”、“第一”。误导着一批、又一批不了解登山的大众,无非是为了获得“珠峰光环”背后的名与利。甚至6500米就开始吸氧。即使国际上的商业登山也很少这么做。

    国内商业登山,唯一有些闪光点的是2003年4-5月CCTV对“中国搜狐登山队”(当年只有这一支中国队)进行了长达11天的连续直播,包括A组登顶的全过程,创造了电视直播史的记录!

    今年的中国珠峰商业登山,则像是一出表面堂皇的丑剧:主办方把能力偏弱的老板们编入A组,把能力较强的普通山友放在B组。然后A组一位“身家3亿”的老板在山上出了严重状况,却没有应急预案和准备。当时主办方和B组都以救人为第一,为此只好调用B组的向导和氧气,结果造成B组无法按计划登顶。救援成功后,B组10人欲继续等待好天气再试冲顶而不被批准,只能全体洒泪下山。下得山来,主办方不提补偿、只拿救援的光环糊弄B组。而被救援者也矢口不提在山上的赏金允诺,甚至面对媒体大言不惭地说“当时在山上,只是身体有些不适”。于是,B组每个人的30万登山费、近2个月高海拔苦熬、多年的珠峰梦想,就在这官不官、商不商的太极推手中,在这人不人、鬼不鬼的各色表演里,不知托付与谁了。

    如果您通读了前面的大块文章,对这个故事您最可能想出来的是什么词呢?

    中国式的商业登山,不是商业的问题,恰恰是不够商业的问题。国内商业登山客户中的某些老板级人物,不是口袋里缺钱,而是人格里缺点儿东西。

     
    【结束语】登山如同谈恋爱

    商业登山,可以是登山入门时的安全、快速途径。但如果一辈子只玩商业登山,即使登了珠峰,也永远是登山的入门水平。

    登山如同谈恋爱,一开始谁都不懂。找个有经验的朋友帮忙,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如果有个老大,每次都雇佣一帮兄弟,见到美女就让兄弟们先上去按住,自己再上去轻松搞定。而此老大竟宣称是“恋爱高手”,您信吗?

    喜爱登山的人,通过攀登所获得的乐趣,绝不仅仅因为登顶。准备的过程、攀登中克服困难、沿途欣赏美景、与队友之间的默契……都是快乐的来源,登顶只是其中之一。只以登顶与否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攀登的乐趣和意义,如同只以高潮与否去衡量恋爱,这属于什么性质,大家自己琢磨吧。

    对于喜爱登山的人而言,不论登得多高,最终要回到出发的海拔。让人生变得更丰满精彩,也许才是意义所在。
     
    【完】

    《【珠峰60年】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上)》http://11wolf.blog.sohu.com/265608268.html
  • 【珠峰60年】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上)
    May 29, 2013

    《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上
    ——写在人类登顶珠峰60年

    作者:十一郎
    【作者声明】本文在作者两篇媒体约稿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未经作者许可,不供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请所有媒体、网站、论坛、个人媒体留意。具体请联系:11wolf@163.com。图片属于原版权持有者。

    【前言】

    今天(5月29日),是人类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60周年。1953年的这一天,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爱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盖,代表人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点。如果从最早攀登珠峰的1921年算起的话,人类与世界之巅的“亲密接触”,已经有了92年历史。一部人类珠峰探险史,也是人类探索精神的缩影。60年来,已有6300多人次登顶过珠峰,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1993年开始的商业登山送上去的。珠峰商业登山,从另一个角度,把人类商业行为的功与过折射在了世界之巅的洁白山体上。
    对于热爱登山的人而言,登山就像谈恋爱,这项运动有着无尽的魅力。对于那些只想通过登山——特别是珠峰,获得登山以外名利收获的人而言,珠峰是一架放大器,珠峰是一面照妖镜,人性的一切都在此显露无疑。


    【第一部分】因为山在那里——早期珠峰探险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山峰两侧的人民,世世代代仰望它的存在。而最早尝试接近和攀登它的,却都是来自西方的探险家,绝大多数是英国队。珠峰首登之前32年的14次攀登,有10次由英国队操办——而且前8次都是他们,其他则是加拿大队、丹麦队和差一点成功的瑞士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英国作为传统登山大国的实力和企图心。另一个不被人知的史实则是:前9次珠峰攀登,全部从中国西藏一侧进发。

    1921年6月26日,第一支珠峰登山队从中国西藏一侧来到珠峰脚下,这是一支英国队。第一次见到金发碧眼的白种人,绒布寺不知所措的喇嘛们接待了他们。喇嘛们为他们举行了藏传佛教祈福仪式。多年后,这一仪式成为每支登山队到此的例行“节目”。1922年、1924年英国队继续来到珠峰。

    这三次活动对后世的珠峰登山,做出了巨大贡献:
    1、他们发现攀登珠峰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4到5月。
    2、确定了珠峰北侧最可能登顶的线路,他们攀登到了至少8600米,这条线路最终由中国队在1960年完成,俗称“北侧传统线路”。
    3、通过实地测试,验证了氧气在8000米级山峰的使用非常有利于攀登。后世的人们沿用了当年的氧气装置构造,只是在当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调节阀。至于无氧登顶珠峰的记录,则出现在56年以后的1978年。
    4、确立了“金字塔攀登方式”,即由几十、上百人组成的登山队,长时间连续在高海拔运输作业,最终保障几个人登顶。

    英国队的第三次攀登,还给整个人类登山史留下了一个谜团和一句格言。这两件事的主角都是乔治·马洛里。1924年,马洛里第二次攀登珠峰,上一次他在珠峰遭了不少罪。《泰晤士报》记者不断追问他“为什么还来珠峰?”不耐烦的马洛里甩下一句“Because it is there”之后,掉头而去。后世的许多中国业余登山爱好者在回答“为什么登山”这类问题时,这句话是没话找话、故作深沉的最佳答案。
    1924年,马洛里和欧文成为最后冲顶珠峰的队员。6月8日中午12点50,他俩登达了海拔8600多米的第二台阶附近,这里距离顶峰还有200多米高差,一片夹带着暴风雪的乌云遮盖了他们。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被下面的队友观察到,从此以后,他俩再也没有回来。马洛里和欧文在遇难之前,到底有没有登顶世界最高峰?这一直是国际登山界的一大谜团。如果他们俩成功登顶,那么人类登顶珠峰的时间,将提前29年。答案,只有珠峰知道。75年之后,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65米被发现。

    早期珠峰探险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前陆军上尉威尔逊,他曾从计划尼泊尔一侧单人驾驶飞机进入珠峰地区,然后攀登。1934年,学习了半年飞行驾驶的威尔逊,因尼泊尔政府拒绝飞机进入,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这是在超高海拔攀登中融入其他运动项目的最早尝试。几经周折,他秘密进入西藏来到珠峰脚下。5月中旬,威尔逊留下三名运输物资的夏尔巴人,只带了两罐冻乳和一些其它食品,从6400米的前进营地独自出发。三名夏尔巴人在大本营一直等了他两周,直到消耗完所有给养,也未见他下来,于是三人就下山回家了。1935年,著名登山家埃利克·希普顿率领的一支英国珠峰登山队,在珠峰北坳海拔7000米附近发现了威尔逊的遗体和日记。威尔逊是第一位单人攀登珠峰的人。

    1933年,英国驻印度军队少校布莱克尔,先后两次驾驶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他拍摄了许多珠峰、马卡鲁峰和干城章嘉峰的照片。其中的第一张珠峰鸟瞰照片,完全看清了其三个主山脊和各个支山脊以及三道岩壁的分布情况。它为后来各国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提供了富有指导价值的参考。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加拿大人Earl Denman组织了一支3人小队伍,在人类首登珠峰之前,最后一次从中国西藏一侧尝试攀登珠峰。他们在海拔6700米被暴风雪挡住了脚步。三人中的另外两人都是夏尔巴人高山协作,其中的一个人注定将名留青史,他就是丹增诺盖。他将于随后的岁月,参加三次重大的珠峰攀登活动,并最终首登珠峰。

    1950年,中国政府禁止外国人来华登山。同年,尼泊尔政府对外国人开放了喜马拉雅山区。于是,对珠峰的高山探险,转去了喜马拉雅山脉南侧。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79年,中国重新对西方国家开放山峰。


    【第二部分】首登——国家荣誉之争

    1950年英美联合队、1951年英国队(队长是希普顿、有名的主力叫爱德蒙·希拉里),分别从南侧对珠峰展开了攀登前期侦查,并确定了南侧传统线路的大致走向。

    1952年,尼泊尔正式允许外国人攀登珠峰,但规定“一年只允许一支队伍进入”。瑞士队幸运地拿到了这一年的许可,1953年、1954年、1955年的许可分别授予了英国队、法国队和瑞士队, 它们都是欧洲的传统登山强国——这是一场国家荣誉之争。

    没有拿到第一年许可的英国人,只好恨恨地把队伍拉到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过瘾”。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的珠峰商业登山队,大都把卓奥友峰作为珠峰攀登之前的必登山峰。

    1952年的瑞士队,由当时最优秀登山家组成,并邀请了以丹增诺盖为首的夏尔巴人担任协作。进山前,51年的英国队长、著名登山家希普顿,很有风度地给瑞士队提供了英国人前一年的侦查地图。但在这场和英国人的竞赛中,瑞士人还是不太走运。春夏攀登中,在最后距离顶峰只有150米高差的地方,冲顶队员Raymond Lambert和丹增诺盖的氧气装置出了问题,同时天气也开始变坏,瑞士队遗憾地撤退。同年秋天,瑞士人再做尝试,但在连续遭受风暴、夏尔巴人死亡和队员生病的打击之后,登顶的努力不得不在11月19日告终。然而瑞士队的攀登,最终明确了南侧最有希望登顶的线路。

    1953年,雄心勃勃、准备充足的英国人终于来到了珠峰尼泊尔一侧。这支队伍由17人组成,包括3名夏尔巴人。组织者以英国绅士的精明,确定了两次参加瑞士队攀登的丹增诺盖作为登顶的向导。这次,氧气、天气和运气都很眷顾英国队。也许是因为珠峰还记得最早来到它身边的几批人,都是英国人吧?1953年5月29日中午11点30分,新西兰养蜂人爱德蒙·希拉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盖,代表人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点。为了这一刻,两代登山者们奋斗了32年。

    对于二人谁最先到达顶峰,希拉里和丹增诺盖都刻意回避、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也许,这才是登山者应有的境界和胸怀。希拉里因这次攀登,获封爵士。在珠峰南侧传统线路上,最难点位于海拔8700米以上,那里被命名为“希拉里台阶”。登完珠峰之后,他主要致力于慈善事业,在珠峰南侧设立学校、医院,帮助当地的夏尔巴人改善生活、拜托贫困。1990年5月10日,他的儿子彼得·希拉里也登顶珠峰。丹增诺盖则极力反对自己的孩子登山,他的理由是“我已经替你登过了”。1986年,被尊称为“雪山之虎”的丹增诺盖死于酗酒。1997年5月23日,他的外孙Tashi Tenzing登顶珠峰。
     

    【第三部分】自主攀登——英雄辈出
     
    从1953年从南侧首登至今,珠峰共有16条登顶线路(另有19条一说)。1960年,中国队在30多年前马洛里他们探索的基础上,从珠峰北侧第一次登顶。这两条线路分别被称为“南坡传统线路”和“北坡传统线路”,后世所有的商业登山,均在这两条线路上开展。另外14条新线路的开创者分别是:美国队(2条)、英国队、前南斯拉夫队、日本队(2条)、波兰队、意大利登山家梅斯纳尔单人、前苏联队/俄罗斯队(3条)、澳大利亚队、加拿大队(拥有唯一一名开创新线路的女性)、美英新西兰联合队。

    这14条线路,都比南、北两条传统线路危险和艰难很多,而且开创之后都再没有被其他队伍重复过。因为有能力重登这14条线路的攀登者,必然是登山高手,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攀登追求——那就是,宁可开辟新线路,也不会重复前人的路径。这是攀登高手的境界。

    上述14条线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创这14条线路,大多是小队伍攀登。而不再像前两条那样,以国家意志为基础,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去造就少数人的成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开创新线路的登山英雄当中,被称为“登山皇帝”的意大利人梅斯纳尔显得尤为突出。1978年5月8日,他和攀登伙伴奥地利人彼得·哈勃勒,创造了珠峰的第一个无氧登顶记录!1980年8月20日,梅斯纳尔单人、无氧、首创“东北山脊转北壁”新线路登顶珠峰!这样的成就,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梅斯纳尔还提出了完登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的宏伟目标。从此,“14座8000米”成为了衡量真正超一流登山高手的标杆。并且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是自主攀登。1986年,42岁的梅斯纳尔用了16年3个月19天,第一个完成“14座8000米”。

    开创珠峰新线路的高手中,来自波兰的登山家库库奇卡,丝毫不逊于梅斯纳尔。1980年5月19日,他和队友Andrzej Czok首创珠峰“南面柱状山脊”线路登顶。1987年,库库奇卡第二个完成“14座8000米”,他仅仅用了不到8年时间!并且有9座8000米山峰是开创新线路!1次单人solo!5次阿式攀登!4次冬季攀登!其中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是“冬季+新线路”!!

    开创珠峰新线路的高手,大都是非常强悍的“登山超人”。比如,1984年10月3日,澳大利亚人Tim Macartney-Snape和Greg Mortimer首创“北壁转北岩沟”线路并无氧登顶;1986年5月20日,加拿大人女子、29岁的Sharon Wood首创“西肩部转霍尔拜因岩沟”线路登顶。

    除了开创珠峰的新线路,自主攀登方式还涌现出许多珠峰第一,他们也是登山探险界最灿烂的明星。

    夏尔巴人Nawang Gombu是第一个两次登顶珠峰的人,那一年是1965年。

    1970年5月6日,日本人三浦雄一郎从珠峰7900米滑雪下撤了1280多高差,是珠峰第一次滑雪下撤。拍摄这一壮举的影片,获得了75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今年5月26日,三浦雄一郎创造了登顶珠峰最年长的记录:80岁高龄!2003年、2008年,他还分别在70岁、75岁年龄时登顶珠峰。

    1975年5月16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她前几年仍在攀登。

    1975年5月27日,中国西藏的潘多成为第二位登顶珠峰的女性,也是首位从北侧登顶的女性。
    75年这支中国队在北侧传统线路的最难点、海拔8600多米的第二台阶第一次架设了金属梯,从而大大降低了该线路的难度,并为后世通过这条线路开展商业登山奠定了基础。这架金属梯,被国际登山界称为“中国梯”。20多年之后,新兴的中国商业登山服务机构,几次更换了更加容易攀爬的长梯。

    1978年,波兰人旺达·卢切薇兹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欧洲女性。1992年,她在攀登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时失踪。此前她完成了8座8000米,其中的安那普尔纳I峰、卓奥友峰是单人登顶!

    1980年2月17日,波兰人Leszek Cichy和Krzysztof Wielicki,首次在冬季登顶珠峰,这也是14座8000米山峰中第一个成功的冬季登顶。Krzysztof Wielicki第五个完成“14座8000米山峰”,其中3次冬季!3次新线路!5次单人!

    1982年冬季,日本的加藤康夫创造了第一个冬季单人登顶珠峰、第一个“两次无协作登顶珠峰”、第一次秋季登顶珠峰、第一个“在三个不同季节登顶珠峰”等多项记录。非常可惜,他在82年冬攀下撤途中遇难。

    唯一一次无营地登顶!1986年,瑞士登山家Erhard Loretan和Jean Troillet,从北壁攀登!不携带任何氧气、绳子、帐篷!42小时上攀、5个小时下撤!他们的攀登大部分是在夜间!而且在8000米以上背包也不带。Loretan第三个完成“14座8000米”。

    1988年9月26日,法国人Jean-Marc Boivin登顶后,用滑翔伞飞回2号营地,用时11分钟。这是首次珠峰顶峰飞伞。他还是一位滑雪、固定三角翼高手,保持着几座山峰的首次滑雪下降记录。他拍摄的多部极限运动纪录片,屡获大奖。1990年在世界第一高瀑布Angel Falls遇难。

    1988年10月16日,新西兰人Lydia Bradey成为首位“无氧”登顶的女性,并且是单人攀登。Lydia是一名职业高山向导。

    1989年7月18日,墨西哥人Carlos Carsolio无氧登顶珠峰,他第四个完成了“14座8000米”,并且全部是无氧攀登!!

    1990年10月7日,斯洛文尼亚的Andrej Stremfelj和Marija Stremfelj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的夫妻。Andrej Stremfelj和Jernej Zaplotnik曾于1979年5月13日首创珠峰的“西北山脊”线路并登顶。Andrej是攀登界最高奖项“金冰镐奖”的首届获奖者,“金冰镐奖”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攀登奖项,只授予顶尖高手。妻子Marija拥有四座8000米山峰的登顶记录。

    1990年10月7日,法国人Jean Noel Roche和儿子Bertrand Roche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珠峰的父子。他们一起用滑翔伞下撤。17岁的Roche Bertrand也是当时最年轻的登顶者。

    1992年9月25日,来自西班牙的登山家Alberto Inurrategui和Felix Inurrategui,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珠峰的兄弟。兄弟俩一起登了12座8000米山峰!哥哥Felix Inurrategui在攀登第12座山峰迦舒布鲁姆II峰时遇难。弟弟Alberto Inurrategui第十个完成“14座8000米”,全部阿式、无氧!

    1993年4月22日,第一位夏尔巴人女性巴桑拉姆登顶珠峰,此前她曾3次尝试攀登。她也是第一位登顶的尼泊尔女性。很不幸她在下撤途中遇难,时年32岁。

    1993年5月,来自印度、时年26岁的登山者Santosh Yadav登顶珠峰,成为首位12个月内两次登顶珠峰的女性。她曾于92年5月第一次登顶——她也是当时登顶珠峰最年轻的女性。

    1990年,澳大利亚人Tim Macartney-Snape是第一个从海平面开始完全靠行走和攀登登顶珠峰的人。他后来创建了Sea to Summit户外品牌。

    1996年,意大利登山家汉斯·卡莫兰德创造了当时北坡登顶17小时的无氧最快记录,并且全程单人!正常需要4天。登顶后,他从海拔7800米滑雪下撤。2007年,奥地利登山者Christian Stangl刷新了这一记录:16小时42分。而且也是单人!无氧!

    1996年5月23日,尼泊尔夏尔巴人Ang Rita成为第一个10次登顶珠峰的人,并且从不用氧!他生于1948年,被称为“雪豹”。他曾说:“在珠峰上会老得很快。”“登山很苦,但那是我的生活。”

    1996年,瑞典登山家Goran Kropp从瑞典的家里骑自行车到达珠峰大本营,然后单人、无氧登顶珠峰,下山后又骑车回到瑞典。1999年,他和26岁的女友Renata Chlumska回到珠峰,他们在山上清理了25个被丢弃的氧气瓶,并一起登顶珠峰。Kropp曾无氧登顶K2、solo布洛阿特。2002年在攀岩中,因机械塞脱出和主锁断裂遇难。

    1998年,尼泊尔夏尔巴人Kazi,打破了南坡无氧最快登顶记录,用时20小时25分钟,并且全程单人。一般人吸着氧也至少需要5-6天。此前的记录,由法国人Marc Batard于1988年创造,是22小时29分钟。

    1999年,尼泊尔夏尔巴人Babu Chiri在珠峰顶部停留了创纪录的21小时,据说还睡了一觉。他还保持过当时的珠峰登顶最快记录:16小时56分钟。2001年Babu在南坡6500米拍照时,不慎坠入冰裂缝遇难。生前曾10次登顶珠峰。

    1999年5月27日,中国的仁那和吉吉成为国内唯一一对同时登顶珠峰的夫妇,仁那曾登顶13座8000米山峰,在最后一座山峰迦舒布鲁姆I峰的进山途中,不幸遭遇落石遇难,最后的时刻,我在他身边。仁那拉,安息!

    南非的女性登山家Cathy O'Dowd,1996年5月25日,从南侧登顶珠峰;1999年5月29日,从北侧登顶珠峰。她成为首位从南、北两侧均登顶珠峰的女性。2003年,她曾尝试艰难的珠峰东壁线路,最后没能登顶。

    2000年10月7日,斯洛文尼亚的Davo Karnicar成为首位从顶峰全程不间断滑雪到达大本营的人。他滑雪下降用了5个小时,最高时速每小时120公里!!他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的滑雪下撤。2001年他开设了尼泊尔第一所面向当地孩子的滑雪学校。近年,他也经常来中国攀登、滑雪、交流。

    2001年5月23日,尼泊尔夏尔巴人Temba Tsheri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登顶者,时年16岁零14天。

    2001年5月24日,22岁的法国年轻人Marco Siffredi成为首位从珠峰顶峰滑单板下撤的人,并且是珠峰北壁极端危险的诺顿岩沟!2002年他再一次登顶珠峰,并从北壁更加危险的霍尔拜因岩沟单板滑雪下撤,最后失踪。向青春和想象力致敬!

    2004年5月21日,26岁的尼泊尔夏尔巴人边巴多吉[Pemba Dorjee]创造了最快的南坡大本营登顶记录:8小时10分钟!他在海拔7900米以上开始用氧。第三快的记录也属于他,12小时46分!第二快属于夏尔巴人Lhakpa Gelu,10小时56分!2005年5月30日, 边巴多吉在珠峰顶峰与尼泊尔Newa人Moni Mulepati女士,举行了世界最高的婚礼!(注,曾想让自己儿子打破美国人最年轻登顶记录的,是另一位夏尔巴人边巴多吉[Pemba Dorjie]) 。

    2005年5月14日,法国人驾驶欧州直升机集团生产的AS350-B3型直升飞机首次在珠峰顶峰触地,次日又降落一次。打破了直升飞机最高的触地记录。

    2007年5月24日,73年生的英国著名高山向导Kenton Cool创造了一周之内两次登顶珠峰的记录。他已经10次登顶珠峰。他还是安纳普尔那III峰等山峰的首登者。他还擅长8000米山峰滑雪,比如玛纳斯鲁等。并获得金冰镐奖提名。

    2011年5月11日,尼泊尔夏尔巴人Apa创造登顶珠峰次数的最多记录:21次!他用了11年。尼泊尔的Phurba Tashi,于2013年5月追平了这个记录,也是21次。非夏尔巴人的珠峰登顶次数记录,由美国登山家Dave Hahn保持:14次。他用了8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针对珠峰成熟线路开展的商业登山,从一开始就把国内公众对于登山探险的认识,搅成一锅糨糊。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新世纪,有太多的人,仅仅是为了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之后的喧嚣和名利,在珠峰两条传统线路上奔波。幸亏有本节这些纯粹攀登者的传奇故事,依然为每个热爱登山的人提供了一个清晰、严格的参照系。登山运动的核心价值,因他们的榜样而得以传承。

    【未完待续】

    《【珠峰60年】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下)》http://11wolf.blog.sohu.com/265613585.html
  • 中国式商业登山:珠峰,海拔最高的名利场?
    May 24, 2013

    《中国式商业登山:珠峰,海拔最高的名利场?》

    文:十一郎
    2013年5月24日

            五月份历来是登山爱好者的重要季节,因为这个月中旬前后,是每年珠峰两个月攀登季出成绩的时候。今年恰逢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许多登山爱好者都赶在这个特殊年份,去珠峰实现个人梦想。然而,这个五月珠峰出来的成绩倒不是多么显著,反而因为“一人获救、十人梦碎”的一次高山救援事件,惹出了诸多争议:“高富帅欺负屌丝”、“商人缺少诚信”…坊间议论纷纷。

            珠峰最早的攀登,是1921年。1953年英国队首登世界最高峰。1960年中国队第一次从北侧登顶珠峰,也是人类的第三次。一直到1993年,商业登山才开始在珠峰出现。此前的70多年,人类亲近珠峰的方式都是自主攀登。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提供:高山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客户之间更多的是各顾各的关系,而不一定是彼此协作的关系。因为这种登山方式,登山客户主要依赖的商业服务。正是通过商业登山,许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最高峰之梦”。珠峰至今已有5000人次登顶,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珠峰商业登山进入中国,则始于2003年。那一年,我正好也在登山队里负责珠峰前进营地。

            这短短十年,中国式的珠峰商业登山发展迅猛,表面上已经能够做到在大本营公共帐篷里铺地毯、看投影,从6500米开始“喝”氧气…各种登山装备也丝毫不亚于国际水平——当然,其费用也是国际水平的:人民币30万。登山客户加上个人装备和大交通,直接成本至少40万。然而,商业登山固有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国式商业带来的新问题,正在逐渐侵蚀着登山这件“商业赖以生存”的运动本身。中国式商业珠峰的缺陷,在60周年的舞台上逐渐显现。

            今年的救援故事大致如下:圣山公司与17名国内登山爱好者达成了商业登珠峰的关系。3月底大部分人进藏,4月初开始珠峰的攀登活动。5月17日,凌晨A组7名客户从突击营地(海拔8400米)冲顶,下午B组10名客户到达突击营地、计划次日凌晨冲顶。当天下午,A组夏剑锋在海拔8600米以上遇到困难。据山上的朋友说,夏先生在救援时曾有言“身价3亿、愿拿出1亿获救”。圣山公司调动服务于B组的、正在突击营地待机的向导协作、氧气给养等,营救夏先生。万幸当晚成功救回突击营地,因为历史上8600米以上失去行动能力的,大都遇难了。同时,B组10人因向导、氧气被救援所消耗,无法继续攀登,被通知下撤。“10个人都是哭着下撤的”——毕竟,天气和他们的身体状况尚可,多年梦想、长期训练、近两个月的高海拔煎熬…而顶峰就在眼前。

            B组下撤到前进营地(海拔6500米),服务方告诉他们“今年的珠峰到此为止”。许多B组成员希望等待下一个好天气“窗口”继续尝试,但未能如愿。其中几名队员甚至失望得就地放弃贵重的个人装备。整个队伍下来之后,A组的已经是各种“登顶光环”满天飞,而B组则迎来了官方的“高调”表彰——“决定授予十名队员荣誉证书,将此事迹和十人名字放入珠峰博物馆”。可是,对于B组的经济补偿或登山机会补偿呢?

            需要提及的是:1、圣山公司是国内唯一直接运作珠峰商业登山的企业。它在官方资源、向导资源、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着明显优势。2、A组7人主要是企业家。B组10人则基本上是普通登山爱好者。3、有 B组成员质疑:他们比A组的实力更强。为什么不按照登山惯例把他们放在A组?

            此事经多位当事人在网上披露,迅速引起了各种议论和分析。

            “在B组有能力、天气也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继续登顶。很大一部分责任是主办方的协调能力和应急方案不当造成的,应当给予B组队员全额补偿。感激归感激,感动归感动。”
            “受救助方不支付损失可以索赔。这种事在民法上叫做‘无因管理’费用。《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位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看来A组B组被区别对待。应该对B组做出赔偿,虽然赔偿并不足以弥补他们的遗憾。”
            “特权无处不在,今年B组的垫背了。”
            “商业登山,不能只忽悠荣誉,要正视客户利益。”
            “病态的‘商业登山热’对社会体育精神长生的必然是负面影响。”

            在珠峰上救人,是伟大而危险的。圣山的向导们为此承担着极大的生命风险,B组队员为此遭受了巨大损失。既然是商业登山, 本应按照商业的规则处理。商业服务方用荣誉“高捧”B组客户之前,是否应先讨论实际责任呢?获救者下来后,只字不提是否考虑补偿B组, 反而对媒体说“当时只是身体有些不适”,此话置救援各方于何地呢?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怪相——商业利益高于登山规律是否适当?公权力与商业利益能否清晰切隔?商业登山机构的风险应对机制和诚信意识是否充分?特种商业纠纷的仲裁欠缺?新时代商业伦理的缺失?

            当我们看到中国最大一家上市公司在世界之巅展示形象的时候,2013年珠峰救援故事却在提醒我们:拥有了财富和名声,并不一定代表内心的富有;缺少充分竞争的商业登山,既不是好的商业、也不是好的登山;“中国式”商业登山,该有所进步了,否则世界之巅将不再是净土。

    *特别声明: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约稿。刊出前所做修改,未经作者本人审定,使得5月25日正式刊出中的一些具体事实和观点,与原文、及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有兴趣的读者,可对比阅读。请以本文为准,敬请留意。
  • 癸巳乙卯乙未自述
    March 30, 2013


    二八年前初入滇,盐井版纳多流连。
    郎行万里尽青藏,郎心非铁在高原。
    冬星夏雪一觞酒,半觞公益半觞山。
    彩云之南相逢陆,不羡仙、又一年…

    于云南大理古城
  • 缅怀严冬冬
    February 28, 2013



    《缅怀严冬冬》
    ——在“第七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上的致辞

    十一郎
    2013.2.28

            组委会通知我做这个重要致辞的时候,我就决定穿红色的冲锋衣上台,因为冬冬生前最喜欢红色,也因为站在这里既是纪念、也是展望…

            严冬冬是国内新生代登山者中的代表人物。对于攀登探险,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激情和坚韧不拔的执着,他跟攀登伙伴一起取得了不少划时代的突破性成就。在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舞台上,自由登山者严冬冬也曾留下他深深的印记…

            在攀登、探险之外,冬冬沉下心来翻译了许多户外书籍,为大众打开一扇扇新的窗户。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浮躁嘈杂的时代,冬冬的纯粹、专注和责任感,尤为可贵。他短暂而丰满的一生,最好地诠释了“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

            冬冬有个签名——“自由登山,自由之舞,自由之魂”。自由意志,其实是攀登探险最核心的精神底蕴。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最终无非是死在床上,而像冬冬这样的攀登者,有机会脱离这个大俗套,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式吧。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绝对长度,而在于:我们经历了什么?以及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在缅怀冬冬的同时,我们也由衷希望中国能够涌现出更多像他一样的优秀攀登者。最后,请允许我代表金犀牛奖、代表户外爱好者,向严冬冬、以及跟他一样纯粹的攀登者们,致敬!






  • 花花:珍爱与无常
    February 15, 2013

    【花花:珍爱·无常】
    仿佛晴天霹雳,花花走了…这一天是2013年2月15日,花花13岁半。它陪我走过了它的一生。
    认识花花的时候,它才两个月,那是1999年10月的一天。我听说深圳东门有个自发的宠物市场,就去看看。到了那里,我看见了它,它一见到我,就晃晃悠悠跑过来、蹭着我的脚面,一副等我很久的样子。我问卖家多大,对方说两个月,于是我就抱走了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然后就是喂牛奶、吃糊糊、教它在家里上厕所、一点一点带它长大。
    花花很聪明。一次就学会了在家时去有报纸的地方如厕,每次到陌生的环境,只要放一份报纸,它就知道该怎么办,而且有一次搬家过程中,还没来得及铺报纸,它憋急了就跑进厕所去小便,自学能力很强的说。我从来不去训练花花,而是跟它沟通,渐渐地,它也能听懂基本的语言,比如回来、站住、左边走等等。当然,它对人的身体语言掌握得更好一些。
    从小到大,花花爬过小山、坐过飞机、参与过自驾,经历可算是丰富。然而一直到老,还是个“老姑娘”。它小的时候,我真怕它在外面“艳遇”、给我下一窝小崽什么的,所以很少让它跟公狗过多接触。到了后来,我又觉得这样对它,会不会是一种有缺憾的“狗生”呢?于是就渐渐放开了管控,可是,咱家花花但凡见到有公狗跟它凑近乎,就很提防、很不屑,反而是我急不来。结果,它9岁、10岁两年,做了两次腹沟疝手术,大夫决定把它的卵巢也切除了,从此它就无欲无求了吧?我猜。
    它第一次腹沟疝手术出院的次日,凌晨六点、没有任何响动,我忽然惊醒,起身一看,它把伤口舔开了,地板上流了一大滩血。我赶紧拿了一条浴巾、抱着它冲向医院,好在只是失血过多,又住了两天院,就活蹦乱跳地回家了。这一点大概也随我吧,2002年夏天气胸手术,麻药刚过劲儿,我就天天跟探病的山友们开“流水大会”。那年我出院的时候,大夫给了我几条医嘱:1、戒烟;2、一年内不准运动;3、三年内不准剧烈运动;4、一辈子不能上高海拔(3500米以上)。结果,次年春天,我就去珠峰溜达了,还肩负着前进营地主管的繁重任务。好吧,又扯远了…
    去年底,花花又做过一次手术,脖子下面发现一个肿瘤,切下来拿去德国化验,最终结果是恶性!我们很担心它扛不过这种手术、也担心它恢复不过来,毕竟已经13岁了,相当于人的80、90岁吧。可是,它很快就长合了刀口,精神照旧抖擞、活泼——也许,这一点它随我?因为我身上的各种伤疤,也是愈合极快、且不留什么痕迹。
    这么多年,花花跟着我,也受了不少离别之苦。2005年之前,是因为登山、旅行等,之后是因为频繁去西藏出差。因此,它得到过许多朋友的抚养,还住过不少次宠物“宾馆”。
    最长的有两次。
    2003年登珠峰,那时我还在深圳生活。从年初2月份的北京冬训、前期准备,到4、5月份的西藏实施,中间我只回去过一次。那一回,它交了一个“男朋友”,俩狗可腻着呢,但最终也没啥动静。
    更长的一次是2008年汶川地震。一得知地震,我就把它送去了京郊的“柿子林卡”,然后5月16日我带医疗救助队去重灾区,6、7、8、9、10月连续出差,一方面是去四川做灾后重建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去西藏阿里落实我们的常规公益项目。中间零星去看了两次,直到10月底天快冷了,我才把它接回来。那天,花花激动得都“尿”了,这孩子,真不矜持。
    这些年,我每年都要去西藏出几次长差,少则3次、多则8、9次,有一半以上花花得适应“新环境”。
    其实,我很想带它去一次西藏的。但一直有两个顾虑:1、高原适应它行不行?要知道,到了西藏我可真怕没时间照顾它。2、坐飞机,很折磨的。
    花花从深圳到北京那次,是它唯一一次坐飞机。我把它从超规行李口送进去的时候,它很无辜地一直看着我,我说就三个小时,它大概没听懂。下机接到它,它在笼子里浑身大汗——按道理,狗是没有汗腺的,但我确实看它水亮亮的——一副被遗弃、对未来无望的紧张焦虑神态。见了我,呜呜的倾诉。从此,我就很不敢再带它坐飞机,生怕它因焦虑而死在途中。
    花花跟我这么多年,除了不会说话,基本跟一个小孩子差不多。
    我自驾带它去山西转过一大圈、去丰宁坝上玩过两回、去爨底下等京郊走过几趟,每次长途行车,它一定坐在副驾位上、扒着窗户,特别有兴趣地看着窗外,就差帮我指路了…
    在家的时候,花花也经常跟着我晨昏颠倒。不论我熬夜到什么时候,花花一定在脚边醒着。有时我以为它睡着了,可我一起身干个什么,它就屁颠屁颠跟在后面。我出去办事的时候,估计它肯定狠睡来着。
    花花没有大多数狗的坏毛病,既不乱叫、也不撕咬东西,同时它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外面喜欢凝神远眺,那副忧郁、沉远的神态,哪儿像只狗啊,就是个人耐。还比如,狗粮吃多了,自然就想吃别的。于是我们在家吃饭的时候,它就待在桌子底下,轻声哼哼唧唧,那意思大概就是“还有我呢…还有我呢…”再比如,有一回寄养在好友家,它竟然趁着大门没关,自己出去了,还搭电梯下楼了(从监控中看到的)。我朋友一家,那个着急!他们满小区找啊找,跟所有保安打了招呼“见到这个模样的小狗,立刻捉拿归家”。结果呢,忙活了一大圈,回来一看,咱花花就等在家门口呢。也不知,它是怎么回到这个楼层的?这里面有个背景,以前我住多层住宅五楼的时候,花花每次上楼,都先到四楼同一个位置的门外,表示要进去。你看,这孩子连一个巴掌内的数字概念都没有!那回竟然20多层都不含糊,奇了怪了!
    这个时候,我多想,花花就在门外!就当这次也走丢了、自己找回门不行吗?嗯,花花?
    花花真的走了…在它终于盛大出演过一次之后没多久,就永远离开了我。1月6号我的婚礼上,花花是送婚戒的使者。设计环节的时候,大伙儿有点儿担心花花到了那么热闹的现场,会失措。唯有我对它充满信心。果然,当晚在200多位来宾的注视下,花花毫不含糊地上台直奔我而来,同时还没忘了经过主婚人五哥的时候,闻一闻五哥的味道,多有礼貌呢。
    可是,花花真的走了…这个冬天,我们特别忙碌,深圳、北京、浙江、北京、加拿大、北京、浙江、深圳…本来准备着,开了春,天气暖和一些,带着花花出去多走动走动。毕竟,它也是小老太太了,陪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谁知道……
    昨天晌午,花花被车撞了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即使在我看到了现场照片之后,我还一直觉得花花没事、会醒过来的,你不能这么就走了呀!半夜赶回北京,抱着花花回家,心都碎了。身为一个经历过不少生死的中年男人,我承认,我难过得不行!回到家,我仔细看了花花,我知道死神到来得很迅速,它走得没那么痛苦。拿出哈达给花花裹好,用它的浴巾再包上、里面放上它常吃的东西,写上给它最后的话(我知道,你能看懂的,是吧?花花),最后用它最近的窝好好收殓…
    “花花,在这个粗粝而无常的世上,你带给所有认识你的人欢乐和幸福,大家都爱你!我对不起你!这次本来想过带你去南方的。都是我不好!你去天堂好好玩儿!乖,不害怕,我们离你很近,会常来看你。你好好的,啊,好好的…好好的…”
  • 门槛
    December 19, 2012
    父亲住院了,一辈子喜欢古典音乐的他,突然失聪,对于他而言是多么残忍的剥夺啊…
    刚刚离开医院,走在这个城市躁动的冬夜里。经过高中、大学时期家的地方,虽然上次回来就看到那儿已是一片工地了,这次依然习惯性地望向七楼的方位,仿佛那里依然有一个青春期的我,在高考前最后的三天,每天看《约翰•克利斯朵夫》,每个傍晚跟父亲下楼一起打会儿排球……
    坐在十年前是麦当劳的真功夫里,用失眠的脑子数了一下,这半辈子住过的几个可以叫做家或窝的地方:西安时期,3处;深圳时期,6处,包括我的第一套房子;北京-西藏时期,4处。其他,间或穿插于生命中的北京、上海、吴江的几处地方…我只能算是过客——这也适用于大学宿舍。
    去年国庆,开车回了一趟西安,把当年住过的三幢砖楼都转了一遍,竟然都在!要知道其中最年轻的房龄,也有36岁了。当年的小学拆掉了,西安中学搬走了,厂区边一望无际的麦田早变成街道和楼房了,三幢低层竟然砖楼均在,仿佛命运专门留了一个私密通道,让我能够完美地独自穿越。
    那次西安之行,我看见了当年蹒跚学步的我,5岁夹了三个月小提琴、从此死活只做欣赏者的我,脖子上挂把钥匙、钻排水渠一脸脏泥的我,小学就牵头集资买烟被老爸打得够呛的我,跳级时不愿意离开原班级的我,十岁住校、冬天晚上往大白菜堆上偷偷撒尿的我,第一次对异性有微妙心境的我,以及那个提着两纸箱书、独自坐着火车、奔向3000多公里外的陌生世界、14岁的我…
    这些年来,一直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从登山,发展到在高海拔做公益工作,终于要成家了,才发觉我最亏欠的就是父母,特别是最近九年。犹记得去年四月在阿里,正准备展开一年的一线工作,刚到神山脚下的项目点,传来父亲心梗入院的消息。当时,我要么开车回拉萨,再飞走,到家需要3天;要么等两天之后才有的阿里飞拉萨的航班,接着飞,到家需要2天半。不论哪个方法,都无法第一时间赶到家人身边。何况,阿里飞出来的机票,极为难买。后来还是母亲体谅我,让我边等进一步的消息、边工作。于是,我连着两天,把如果离开的话、需要重点办的事办妥,同时把如果我不在场、其他同事该怎么办的方法整理明白、交代清楚……每晚在海拔4800的驻地,都是忙到子夜2点以后,才有空暇想家事。最终我还是留在了一线,但那段时间的内心煎熬与纠结,真是不足与外人道也。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38了,想来他当年也是事业型的男人,作为长子长孙他也是远离父母长辈,而且结婚生子都晚。我们家有条祖训,“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有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造反的曾祖,也有抗战时带着车队奔波于中缅中印公路运输抗战物资的祖父,还有建国之初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父亲,当然还有我们这辈的孩子们,也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我已站在中年的门槛,承欢膝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走着走着,好像有几丝雨星子撒下,夜,渐渐深了……

  • 请专家指点----附文是朋友发来的一篇文章,但看得我各种可疑,有请方家点评。
    November 13, 2012
    下文转来的,有请方家点评
    (科学松鼠会已经给出了批驳文章:http://weibo.com/1529573474/z2QlNA2b1#1352864208162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被灌输“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唯一途径”的思想。直到现在,约翰霍普金才最终决定告诉你们这里还有一种替代疗法。
        来自约翰霍普金的有关癌症的最新信息
    1、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在常规测验中这些癌细胞并不会检验出来直至他们滋生到几亿个。当医生告诉癌症病人经过治疗他们体内已经没有癌细胞了,其实,这只意味着化验没办法检测出癌细胞,因为它们的数量还没达到可检测到的程度。
    2、在人的一生中,癌细胞会出现6到10次不等。
    3、当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抵抗力强的时候,癌细胞很容易被杀死从而阻断了它繁殖、形成肿瘤的可能性。
    4、当一个人得癌症时通常也意味着他有营养不良等问题。这或许是来自遗传,但是其中也有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5、要想摆脱营养缺陷综合症的困扰,你需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品;一日4到5餐并且在里面添加增强免疫力的物质。
    6、所谓化疗就是杀死体内那些繁衍迅速的癌细胞。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扼杀了骨髓、胃肠道中迅速生长的健康细胞,并严重影响五脏机能。
    7、放疗在摧毁癌细胞的同时也对健康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了灼伤、疤痕等不同程度的损害。
    8、在化疗和放疗的初期,肿瘤在尺寸上是有缩小的趋势的。然而,治疗效果却和治疗时间不成正比。化疗、放疗的时间眼看着一天天增长,肿瘤却还在病人体内肆意妄为。
    9、当体内因长期化疗、放疗积聚了过多有毒物质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就会大大下降甚至彻底崩溃。因此一点点小感染或者并发症就足以让癌症病人搭上性命。
    10、长期的化疗和放疗会使癌细胞对其产生免疫,这时候要想摧毁癌细胞也就难上加难了。那手术治疗呢?很抱歉的告诉你,它极易引起癌细胞的转移。
    11、癌细胞的快速分裂和生长需要大量能量,因此控制癌症病人营养的摄入,即医学界所指的“饿死癌细胞”也是抗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附录:助长癌细胞繁殖的食物
    A。像甜味剂这些用糖精做的糖分替代品对身体都是有害的。食用起来更为安全放心的是像蜂蜜、糖蜜等产品。但前提是一定要控制摄入量。我们平时家里吃的食用盐都是因为添加了某种化学物质才呈白色。所以,用布拉格的氨基酸或者海盐来代替它会比较好。
    B。牛奶能促进体内粘液的分泌,尤其是促进胃肠道内粘液的分泌。而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粘液。所以癌症病人要果断戒掉喝牛奶的习惯,通过喝不含糖分的豆浆来饿死癌细胞。
    C。癌细胞适宜生长在酸性环境中。以肉食为主的饮食是呈酸性的。所以最好的饮食结构是多吃鱼,适当搭配一点肉食,如鸡肉。肉里面也含有抗生素、生长激素和寄生虫,这些都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对癌症病人更为不利。
    D。如果你每餐80%是由新鲜的蔬菜、果汁、全麦、坚果和适量水果构成的,那么它们可以为你身体营造碱性环境。其它20%可以吃些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榨汁可以提供能被人体迅速吸收的活性消化酶并能在短短的15分钟之内到达细胞内,从而起到滋养细胞、促进健康细胞生长的作用。想要获得活性消化酶来帮助细胞生长的话就喝点新鲜的蔬菜(大多数蔬菜都可,豆芽也可)榨汁吧!此外,每天吃2到3次的生菜也对健康有益。消化酶在104华氏摄氏度(40摄氏度)的高温下会失去效力。
    E。远离咖啡、茶、巧克力这些咖啡因含量高的产品。含有抗癌物质的绿茶倒是个不错的替代品。至于饮水问题,为了避免自来水里的致病物质和重金属,最好是喝纯净水或者过滤水。不要喝蒸馏水,它是酸性的。

    12、肉类蛋白很难消化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消化酶。未能及时消化的肉类滞留在肠道内时间过长,进而腐烂,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13、癌细胞壁被一层厚厚的蛋白质包裹着。不吃或者少吃肉可以减少消化酶的消耗,从而使消化酶更集中的攻击癌细胞的蛋白质细胞壁。与此同时,号称体内“杀手细胞”的各个细胞也可以及时的吞噬癌细胞。
    14、一些能增强免疫力的膳食补充物可以使体内白细胞杀死癌细胞。其他像维他命E的补充物能产生,或者能即使清理已死亡、受损或没用的细胞。
    15、癌症是一种考验人们心灵、肉体、精神的疾病。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会帮助战斗于癌症最前线的病人们痊愈而归。相反,愤怒、无情、刻薄却会使身体进入到高度紧张且呈酸性的环境。所以,让我们学着去爱去宽容吧!去放松去享受吧!
    16、癌细胞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繁殖。每天适量运动、深呼吸都可以使更多的氧气进入细胞内。“氧气疗法”是另外一种运用在抗癌上的手段。


    1、切勿将塑料容器放在微波炉中加热。
    2、切勿将塑料瓶装水放在冷藏箱里冷藏。
    3、切勿将覆盖有塑料保鲜膜的食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以上三条信息是约翰霍普金最近发表在通讯上的。可别小瞧它们,它们现在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广为传播。二噁英能导致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它对我们体内细胞的的毒性作用相当强。千万不要将装着水的塑料瓶放在冰箱里冷藏,因为塑料瓶会在此种条件下释放出二噁英。最近,城堡医院的人类福祉项目负责人爱德华弗吉莫特博士在一次电视节目里详细阐述了这个安全隐患。他提到了二噁英以及二噁英对我们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他说我们不应该将盛有食物的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尤其是不要加热油脂类食物。因为在高温、脂肪、塑料的三重作用下,释放出的二噁英迅速进入食物内并最终通过饮食渠道进入人体细胞内。同时,他建议我们用玻璃容器加热食物。像唐宁瓷器、派莱克斯耐热玻璃器皿、陶瓷器皿等都是很好的选择。都是加热食物,用玻璃容器不会产生任何二噁英,何乐而不为呢?类似的像电视晚餐、速食拉面都应该被扔掉换上其他容器。纸类容器看起来不错但是你并不知道里面到底含有什么物质。所以用像钢化玻璃、唐宁瓷器的这种玻璃类容器相对更安全些。爱德华博士还提醒我们前些日子一些快餐厅用纸质类餐具代替了泡沫餐具的一大原因也是二噁英问题。
  • K2:天堂之上,地狱之下
    February 8, 2012
     
    作者:十一郎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网络开放资源。版权归原所有人。
    文字部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再编辑。

        这是一座只允许绝对高手接近的山峰,在一流登山者眼中,它才代表了攀登的终极追求,而不是已逐渐沦落为“特种游山峰”的珠穆朗玛,它就是世界第二高峰“K2”。
        K2,又名“乔戈里峰”(Qogir),在塔吉克语中是“高大雄伟”的意思。它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横跨中国和巴控克什米尔。国际上常用名“K2”,源自19世纪50年代西方探险队对喀喇昆仑山脉的考察,K既是“喀喇昆仑”,那一次把这个区域的几座高山分别进行了命名:K1-玛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海拔7821米);K2-乔戈里峰(Qogir,海拔8611米);K3-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海拔8047米);K4-加舒尔布鲁木II峰(Gasherbrum II,海拔8035米);K5-加舒尔布鲁木I峰(Gasherbrum I,海拔8080米)。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山,就有4座在喀喇昆仑山脉一字排开。
        喀喇昆仑山脉素以气候恶劣、接近性差、山峰高大陡峭而知名,这里是了世界级登山家们瞩目的第二个登山中心。。无论是从中国一侧、还是从巴控克什米尔一侧进山,最快也要高海拔徒步7天,才能接近K2等山峰。而喀喇昆仑山脉的气候,远比喜马拉雅山脉更加严酷和恶劣,对于“做好一切准备、仍需看天吃饭”的攀登者而言,这里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乔戈里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K2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竞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中国一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
        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雪季。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在5月~9月间,由于升温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涨,进山困难。因此,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机常安排在:5月~6月初进山,其时沿途河水虽涨,但不太严重;7月~9月,山顶气温稍高,好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是登顶的好时间;9月份下撤离开。
        K2是这么一座雪山:这里从无商业队,只有真正的高手。它的每条路线都极难,那里的气候超级严酷。好季节的攀登周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进山前,任何队伍都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只能依靠山里这些人。每个攀登者,要具备极为全面的攀登素质,并且必须明白此去如同“与死神拥抱”。
        而今,通过商业登山的方式,已有近4000人次登顶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但登顶世界第二高峰K2的人,还不到300。如果说,采用商业登山方式从传统线路攀登珠峰,就像走楼梯上国贸大厦,那么,攀登陡峭危险、气候恶劣的K2,就好像在冬季徒手从外墙攀爬国贸大厦。
        K2是8000米级技术型山峰的代表,它是攀登皇冠上的一颗璀璨钻石,对于登山者而言,这里比地狱更严酷,这里比天堂更令人向往。

    攀登历史(编译整理,截止2001年):
    1856年,印度人曾考察过乔戈里的情况。
    1861年,英国人奥斯汀完成全面考察,他带队从南侧对山峰状况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故而K2曾一度被称为奥斯汀峰。但国外登山界主张以考察喀拉昆仑山脉的顺序为命名的依据,因乔戈里是喀拉昆仑山脉第二个被考察的山峰,故此国际公认的命名是K2峰。K意为喀拉昆仑山脉的英文首字母。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以后的50多年里,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

    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队的Achille Compagnoni和Lino Lacedelli两人,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南山脊(阿布拉孜山脊Abruzzi-Spur)攀登,开创人类首登K2的纪录,费时将近100天。
    1960年,联邦德国-美国联合登山队,沿意大利队的首登线路、到达海拔7250米。
    1975年,美国登山队在吉姆·韦泰克带领下,从巴基斯坦一侧、首试西北山脊线路,到达海拔6700米。
    1975年,强大的波兰登山队,19名攀登者、未携带当地高山向导,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北山脊线路,因氧气用尽,到达海拔8400米。
    1976年和1977年,中国登山协会曾两次组队进入乔戈里峰北侧进行路线侦察。
    1977年8月8日、9日,庞大的日本登山队,50名日本人、1500名协作,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南山脊线路,5名队员、1名向导登顶,这是K2的第二次登顶记录。
    1978年,英国登山队(队长克里斯·博宁顿),从巴基斯坦一侧、尝试西山脊线路,因1名队员滑坠遇难,止步于海拔6700米。
    1978年9月6日、7日,美国登山队依然由吉姆·韦泰克带领,从巴基斯坦一侧攀登,沿东北山脊转东南山脊,4人分两批登顶(其中Luo Reichardt阴错阳差地成为第一位无氧登顶K2的登山者)。
    1979年7月12日,Reinhold Messner带队,从巴基斯坦一侧、首次尝试“南-南-西”路线攀登,后转传统路线登顶。
    1979年7月,人数众多的法国队,在Messner队伍之后,从巴基斯坦一侧、沿“南-南-西”路线攀登,到达海拔8400米。
    1979年7月12日,Reinhold Messner和Michl Dacher沿东南山脊登顶。
    1980年,英国四人队,从巴基斯坦一侧,由西山脊路线,到达海拔7000米;后其中3人,转传统路线,因帐篷被毁止步于海拔8100米,但幸免于难、安全下撤。
    1981年8月7日,庞大的日本登山队,从巴基斯坦一侧,沿80年英国队路线,到达海拔8200米后,再沿雪带跨过西壁到达西南山脊顶部,在8470米放下所有物资、3人冒险登顶。
    1981年,法国-德国四人队,从巴基斯坦一侧,沿南壁路线,到达海拔7400米。
    1982年8月14日、15日,日本山岳协会乔戈里峰登山队首次从北坡(中国一侧)攀登,开创北山脊路线,并史诗般地有7人登顶、1人下撤死亡。
    1983年7月31日、8月4日,意大利队沿日本队北山脊路线攀登,4人分两批登顶。
    1985年6月19日、7月6日,瑞士登山队沿东南山脊,5人分两批登顶。
    1985年7月6日、7日,法国登山队沿东南山脊,3人分两批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85年7月24日,日本登山队沿东南山脊,3人登顶。
    1986年,曾两次失利的国际联合队在Doug Scott带领下再次攀登K2,6月21日2名美国人在攀登途中死亡,6月23日6人登顶——其中波兰的Wanda Rutkiewicz是第一位女性登顶者,另一位女性登顶者Liliane Barrard与丈夫Maurice Barrard同日登顶、下撤时双双遇难。7月5日,另外8人沿传统线路登顶,其中包括第一位两次登顶K2的Benoit Chamoux。
    1986年,Dr. Karl-Maria Herrligkoffer率领国际登山队,7月5日,2名瑞士人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传统线路登顶;7月8日,波兰人Jerzy Kukuczka和Tedeusz Piotrowski神奇地首创从南壁登顶的路线。
    1986年8月3日,韩国登山队沿东南山脊,3人登顶。
    1986年8月3日,波兰登山队开创西南山脊路线,3人登顶。
    1986年8月4日,奥地利登山队沿东南山脊,2人登顶,1人死于下撤。
    1986年8月4日,英国人Alan Rouse沿东南山脊,登顶,死于下撤。
    1986年8月4日,意大利登山队沿东南山脊,2人登顶,1人死于下撤。
    1986年,在巴基斯坦一侧,分属几支不同登山队的10位登山者(6名奥地利、3名韩国、1名波兰女性),在4号营地相遇、结伴。在宿营物资短缺的情况下,8月3日,3名韩国人登顶、当日又有2名波兰人和1名捷克人加入,后随登顶的韩国人下撤(其中1人下撤死亡)。其余7人中,有6人于8月4日登顶,但仅2人最后回到大本营。
    1990年8月9日,日本登山队沿北山脊路线,2人登顶。
    1990年8月20日,美国登山队沿北山脊路线,3人登顶。
    1991年8月15日,法国登山队沿西北转北山脊路线,2人登顶。
    1992年8月1日、3日、16日,一支国际登山队沿东南山脊,7人分三批登顶。
    1993年6月13日、23日,斯洛文尼亚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5人分两批登顶。
    1993年7月7日,美国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3人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3年7月30日,Northlight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4人登顶,2人下撤时遇难。
    1993年7月30日,瑞典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2人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3年9月2日,英美联合登山队沿西山脊转西南山脊路线,2人登顶。
    1994年6月24日,西班牙巴斯克人登山队沿“南-南-东”路线,5人登顶。
    1994年7月9日、23日,Amical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5人分两批登顶。
    1994年7月23日,乌克兰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2人登顶。
    1994年7月30日、8月4日,西班牙登山队沿北山脊路线,4人分两批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5年7月17日,荷兰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4人登顶。
    1995年7月17日、8月13日,英美联合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3人分两批登顶,2人下撤时遇难。
    1995年8月13日,西班牙登山队沿“南-南-东”路线,3人登顶,下撤时全部遇难。
    1995年8月13日,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1人登顶,下撤时遇难。
    1996年7月29日,日本登山者Masafumi Todaka沿东南山脊路线,登顶,下撤时遇难。
    1996年7月29日,意大利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4人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6年8月10日、14日,波兰登山队沿北山脊路线,5人分两批登顶。
    1996年8月12日、14日,日本登山队沿“南-南-东”路线,修路4000米,12人分两批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6年8月13日,智利登山队沿“南-南-东”路线,4人登顶。
    1996年8月14日,俄罗斯登山队沿北山脊路线,3人登顶,1人下撤时遇难。
    1997年7月19日、28日,日本登山队7名成员和4名夏尔巴向导,沿西壁路线,11人登顶。由于巴基斯坦采取对本国向导的保护措施,这是夏尔巴人自1939年以来首次攀登喀拉昆仑山脉——因为他们加入了日本队、才成为被许可的攀登者。
    2000年6月26日、29日,韩国登山队沿“南-南-东”路线,8人分两批登顶。
    2000年,中国海峡两岸联合队从中国一侧攀登,因天气等各种因素,到达7500米。当年度北坡共有5支登山队,因气候恶劣、全部未能登顶。
    2000年7月29日,Niclevicz K2探险队沿东南山脊路线,3人登顶。
    2000年7月29日、30日、31日,美洲国际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6人分三批登顶。
    2000年7月30日,日本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1人登顶。
    2000年7月30日、31日,韩国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7人分两批登顶。
    2001年7月22日,Focus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4人登顶。
    2001年7月22日,韩国登山队沿东南山脊路线,5人登顶。
    2004年7月27日,“中国西藏14座8000米高山探险队”沿东南山脊线路,6名藏族队员、2名巴基斯坦协作登顶。这是中国人唯一一次登顶K2。
    ……

  • 高山攀登入门·微博体
    January 30, 2012

    ——1月27日四姑娘山三峰山难有感,写于四姑娘山区双桥沟
        若要安全攀登雪山,找到合适的向导并不够,还需要攀登者本身具备一定的素质(包括高原适应、行走技能、装备运用等);另,对于气候变化、线路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计。登山的魅力和危险都在于细节。疏忽对待、或侥幸心理,都意味着灾难。生命是你自己的,心态很重要,成年人别犯蠢。
        1、进行高山攀登之前,你必须具备:足够的户外生活经验,适应这种需要自行解决各种生活细节的运动方式。要对高海拔的人体适应性,有个初步了解。熟悉使用登山所需的必要装备,包括衣着、背负、宿营装备、防护用品、辅助器械等。平和的心态,登得多高,都要安全回到地面。
        2、初次攀登高山,主要是取得高海拔攀登的体验。建议:避免攀登海拔高于6500米的山峰。避免攀登有技术操作要求的山峰。寻找相关山峰的正规攀登报告认真阅读,而不是以旁人的直观感受为依据进行判断。最好通过正规的商业登山方式进行,寻找有良好记录的登山服务机构。
        3、在确定合适山峰、寻找合格登山服务机构的同时,还需自行更多地了解高山的各种潜在危险,包括:高山病、恶劣气候、强烈日照、冰雪岩石行进等。同时,了解自己的基本身体状况,有心、脑、血管、肺等方面疾病的人,不宜登高山。健康人,也需要提前进行体能训练。
        4、在前三条的基础之上,你可以在尽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尝试第一次高山攀登。进山后,首先要取得良好的高山适应,建议买一个指压式血氧仪(两、三百)带着,血氧低于70,就要准备下撤。适应好之后,听从合格向导的安排,逐渐攀登。若遇到恶劣天气,要及时终止。
        5、刚开始高山攀登,切忌“浪漫主义”、“功利主义”和“装逼情怀”!登山的魅力和危险均在于细节——雪山上,撒尿也会死人,忘记擦防晒唇膏都会出事…讲究大了去了。不论登顶与否,从初次攀登中切实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这种运动,尤为重要。然后,再决定,是终止,还是循序渐进地提高。
        6、总之,登山是一项有生命危险的运动,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永远不轻视任何一座山”、“做好准备才出发”。延伸阅读:《试说登山基本法》http://11wolf.blog.sohu.com/17180699.html
  • 【2011私点评】公益
    December 30, 2011
        国营的公募慈善基金会纷纷露出底裤;民间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加速扩大阵容;各种公民自主发起的公益行动,如雨后春笋,影响热烈;持续做项目的民间NGO机构(包括非公募基金会)依然不太为公众所知。公众对公益与慈善的了解和参与在升温,但依然处于混沌时代。

        随着几个国营慈善机构丑闻的社会化,公众对公益慈善的注意力,并没有因此完全转移到业已存在的众多非公募基金会,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个体直接参与、围观明星慈善的层面。包括非公募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慈善机构,一方面需要更多地被外界认知,另一方面也要抵得住喧嚣的诱惑。

        公益慈善的法律法规依然缺位。业内态度有二:1、呼吁尽快立法,规范行业、促进发展;2、担心立出的是恶法,加大政府的管控力度,抑制行业发展。跳出来看,公益慈善面临的外部法律环境问题,依然摆脱不了“中国特色”这个奇异背景。就此而言,中国的公益还在“前传”阶段。

        这一年,公众对于公益慈善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程度,高于2008年。伴随着国营慈善基金会的大面积丑闻,公众处于一个对公益慈善从业机构的信心缺失期。于是,个人公益慈善行为,获得了更多的舆论关注和社会认同。但如何做到持续化、专业化,将是这类活动未来必须面对的。

        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今年得以快速扩容,但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已有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大多还处于“如何把钱花出去”的阶段,并且往往乐于开展那些只出钱、要结果的资助项目,不愿或无法自行操作长期的公益慈善项目。这一点,将制约非公募基金会自身水平的提高。

        多年来,政府对成立公益机构(慈善基金会、社团、民非)的管控,许多草根NGO,要么注册为工商企业,要么挂靠在某个国营公募慈善基金会下面,做个专项基金。后一种形态,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因为大多是一场同床异梦。政府开放“组织”资源,是公益慈善发展的必须。

        到了年终,各种公益慈善的评奖活动此起彼伏。这些盛会主要由媒体主导、企业赞助,但喧嚣之中的毛病在于:过多关注时效性强、明星参与程度高的“活动”;太少关注持续性强、讲究实际效果的“项目”。这样的局面,不利于公众的认知和参与,也不利于这个行业的真正提高。

        这一年,由于民营经济不景气、国营慈善机构丑闻等原因,来自非国有企业的慈善资金,其规模和增速,远远低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公益慈善项目寻找企业资金,比较困难。另一面,公众的逐渐觉悟,导致个体化自主参与公益的程度大大提高,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反而更加丰富。

        结语:国营基金会已成为公益慈善的耻辱;非公募慈善基金会需要自珍、并扎实发展;草根NGO仍待扶持和给名分;企业公益投入,需要更多的学会从项目实际效果的角度去评估成绩;媒体需要更多的务实声音;公众参与有待提高质量;政府应该开放资源。

        一句话:放开管制,透明竞争!
  • 这次,我们没事…
    December 27, 2011


    ——四姑娘山区14人“失踪”,一次典型的中国式户外事件
    作者:十一郎

        10月2日一早,我收到了四川山友的短信:“两名山友雪宝顶遭遇雪崩,川登协已派人进山搜救。”下午即得到不幸的消息:“一人遇难、一人受伤,攀登前均未注册。”
        国内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即是户外爱好者的福音,也是各地景区户外“事故”频发、各级管理部门神经最紧张的时候。
        没成想,假期结束的10月12日夜晚,微博上有3条@了我的信息,说得都是同一件事——“9名驴友、5名当地人,在四姑娘山区海子沟—龙岩—卧龙穿越路线失踪12天……”一时间,此事在网络上的传播热度,仅次于“淘宝商城”事件,许多网友跟帖关注。当地管理局、四川登协通过网络发布搜救信息,几支当地百姓为主的队伍进山搜救。所幸,13日上午“失踪”的14人全部自行回到出发点小金县日隆镇。初步得知推迟回来的原因是:2008年地震后,地貌变化,穿越路线遇到大水阻路,由当地向导带领另行绕路回来。
        紧接着,各路主流媒体、特约评论员,纷纷祭起法律法规、公民责任和公共资源有限的大旗,一面倒呈现着谴责这支队伍“不负责任”的声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4日下午,前方传来其中一支搜救队伍与后方失去联系的消息。承受着“违规”带队压力的本地向导唐三哥表示,如果当晚再联系不上搜救队,次日他将带队方向进山。一时间,各方舆论又一次陷入不知说什么好的境地……好在搜救队伍15日顺利出山。
        4天中,一起户外的疑似“失踪”事件,迅速发酵为典型的中国式户外案例。
        在事情已经过去、喧嚣的尘埃逐渐落定、事件信息不断披露的时候,且让我们审视一下这个典型事件。

    你想成为“学费”的一部分么?
        这是一支由9名户外爱好者、5名当地向导和背夫组成的徒步穿越队伍。他们原计划的路线,贯穿四姑娘山景区到卧龙景区,海拔在3300米到5100米之间。领队“吃饱点”,曾于去年国庆带队穿越同一条线路的日记,但出发没多久,就因队员身体适应等原因,全队退回。事后,他在日记里形容的是“全军覆没”。
        在高海拔、陌生区域进行长距离徒步,充满着各种危险因素:雨雪、寒冷、塌方、落石、大水、雪崩、有毒的植物、凶猛的禽兽……去这样的地方探险,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比如了解路线状况、天气情况、有哪些危险因素、遇到紧急情况有无条件应对,并由此判断同伴是否合适、该准备什么装备、寻求什么样的当地协助,制订好可行的计划、以及遇险的应对之策。在活动开始前,还应提前将活动信息告知身边以及能够帮助的人,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获得有效的外部救援。活动进行中,更要有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随机应变、不行就撤。活动参与者自身的能力和意识,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入这支队伍的户外爱好者,均有一定的户外经历和经验,领队还是接受过培训的深圳登协会员。横向比较而言,这支队伍的水平在当下的户外人群中属于比较好的。但已知的信息表明:他们准备了7天的食品、最终13天走出来,后程依靠向导就地寻找食物;9名爱好者均未走过该线路,全程依赖一名当地向导带路。这说明,在计划制订和执行方面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9人的安全完全取决于1名当地向导——如果这位向导在途中出现问题,这个故事,也许就是另一个可拍结局了。
        在户外从小众活动、迅速变成大众运动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许多外部条件,并不成熟——信息、服务、保障、救援等各个层面,还处于极为初级和参差不齐的阶段。这个阶段,必然会有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受难、甚至遇难。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交的“学费”。那么,你想成为“学费”的一部分么?
    因此,每一位参与户外活动的成年人,第一要自问:我要去干的,到底是什么事儿?我能吃几碗“干饭”?我“万一”得起吗?回答不了这几个问题,真的还不能算是“成人”。
        当然,每个人有权处置自己生命——但,请想清楚:同伴之间彼此有无能力担当相关的承担和责任?更进一步说:“我们”为了玩的爽,会不会置其他人于危险之中?

    “违规”的尴尬和困境
        成为舆论热点的这条路线,网上查到国庆之前的两条新闻则是:
        景区管理局在今年6月24日发出公告,暂时封闭该穿越线路,并明确告知:“在此期间,如有任何个人或组织私自在‘海子沟―龙岩(龙眼)―卧龙’进行穿越活动(包括反穿),一经发现,除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外,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自负,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无关。”
        而就在封闭该路线之前,有两名南京户外爱好者反向穿越该路线失踪,3批救援队兵分4路,先后两次搜救无果。
        国庆期间“失踪”的这支队伍,进山前在向景区管理部门登记时,做了虚假陈述。事件发生后,这个细节成为了这支队伍被千夫所指的依据之一。
        是的,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虚假陈述都是有悖于现代社会基本诚信的错误做法,并且会给救援带来极大的混乱。可是现实大环境是,有太多的地方管理部门,出于无法、或不愿承担责任等原因,简单粗暴的一个禁令,就把在这片国土上合法旅行的本国公民拒之门外。
        管理者普遍有着“禁令”思路,各地自然景区自不必说,就连深圳这个户外活动开展比较成熟的城市,而今能够让户外爱好者自由前往的城市周边山野区域,比起本世纪初,也已大大萎缩。封闭那些区域的理由,恐怕并非“环保”两个字能够说得清楚。
        在现代社会,任何个人和机构,除非通过法定程序、获得有效授权,否则没有资格禁止一国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合法出行。自然的美,不仅是某些人的,甚至不仅仅是全人类的。
        然而,目前的现状和大趋势,则是越来越多的、缺乏合法性依据的禁令遍插各地。规则的制订和遵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当规则的制订缺乏有效依据、合法程序和民意基础的时候,规则的有效性必然普遍降低。
        如果,仅仅强调户外爱好者在个人层面上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孩子”,而不在规则制订、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改变,那么,引用一位网友的戏言:所有守规矩的户外爱好者,最终只有一个出路——宅在家里。
        这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困境。

    景区服务在哪里?
        四姑娘山区这种自然景区,不是城市郊野公园,一般都幅员广阔、地貌变化复杂、野外危险诸多。国内的各种保护区、自然景区,在面对日益增多的户外爱好者、体验型旅行者的时候,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
        首先,是如何把握服务和管理之间的平衡。对于之前提到的景区公告中的最后一句:“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自负,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无关”,网上颇有争议。因为大家经常被“管理”,很少被“服务”。
        确实,作为公共资源的守护和管理者,不论是否有经济利益,从法理上,景区管理部门要对所有到达此处的国民负责。以这次事件的景区管理部门为例,有无提供路线指引、医疗检查、人员协作、沿途硬件、应急通讯等服务?如果不能迅速具备上述职能,也应尽快建立起景区的信息发布体系、游人的信息登记制度,并考虑“就近”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体系,而不是像这次这样,仅仅依靠本地人、临时组成的队伍进行搜救。
        我们常纠结于收费,但核心问题不在于“收多少钱”,而在于:“凭什么收钱?”以及“收钱之后,提供了什么?”
        在理顺了服务和管理的关系之后,国内景区可以更多地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经验。借鉴的对象,未必就一定是欧美发达国家,亚洲的尼泊尔、南美洲的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都有很好的景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山野救援映射着社会发展的短板
        国内的山野救援,随着这几年户外人口和户外安全事故的增多,而逐渐出现。特别是几次大型的地质灾害,把山野救援推到了一个因全民可能受益、而备受关注的地位。但各地有效的、成体系的山野救援组织,还很少。
    国内主流媒体,对这次救援多有误读。其实,山野救援不需要“临时的不余遗力”和“广泛调动资源”,而是需要一支专业快速的救援队伍、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决策体系。
        山野救援讲究一个“快”,完整的救援体系则需要:尽量详细的山野资料库、及时准确的信息流通渠道、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适合的救援设施设备、快速安全的交通工具、专业的救援决策……
        目前,国内民间山野救援组织发展比较快的,是北京、深圳、西安这类“户外人口集中地”;而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等“户外资源集中地”却发展较慢,主要体现在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这些民间山野救援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则是:基本缺少财政支持,专业装备欠缺,人员大部分依靠资深户外爱好者的志愿行为。
        鉴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尚缺乏全国范围的信息集散和飞行救援系统,当下比较切实的办法,是根据户外资源所在地,就近建设应对本地某个区域范围的救援体系。这样,即可集中于事故相对高发区,获得快速反应的优势和熟悉本地环境带来的适应性优势,又不过度需求社会资源——毕竟搭建一支有效的救援队伍,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整合。
        在各事故高发地逐渐形成各点布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综合体系,这,或许是中国山野救援发展的一个可行路径。
        做到上述的第一阶段,就不能仅仅依靠纯民间的力量,还需要企业和公益机构的参与,特别需要掌握主要公共资源的公权力部门的重视和积极投入。这又是一个更大的课题,我外甥女在MSN上问过我:“这个世界会好吗?”我,没有答案。

        就户外运动而言,外部大环境的落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推动它前进。参与者个人自身的提高,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做好自己、直面现实、争取未来。中国户外运动的种种异象,也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 说个高山救援费用的故事
    October 13, 2011

    大雪塘

        2002年4月底,我们一支7人深圳小队伍,本来准备去登三峰的。到达成都之后,得知卧龙保护区的大雪塘出了事,我们就改为高山救援。同时还有一支2人的深圳雪宝顶队,也一起加入救援。我们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

        此事当地管区政府等单位也向我们提出了救援要求。进山之前,我们要求管区政府提供当地背夫若干名,负责路边到大本营的物资运输,并说好这笔费用由管区政府承担。我们自己的所有费用自行承担,同时背夫在山上跟我们一起吃住。
        后来,失踪人员自行找回营地,我们的救援虽然到达一号营地,但并没有起到搜救作用,顶多是接应。
    事后,管区政府完全不管当地背夫的任何费用。同时,背夫们也不讲信用,原来说好的50/天,他们咬死是80/天。我们下山后,跟管区政府沟通,人家不理,同时背夫们也作出不给钱、不让走的架势。
        最后,我们队内讨论,同意自行承担由救援产生的全部背夫费用(并且就地起价)。

    这个事情我的感触是:
        一、救援要求,即使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没有文字,但也属于一种要约。不论是否救到人,管区政府答应承担的费用,不应该违背承诺。
        二、当地背夫之所以冲我们漫天要价,原因有二:
        1、知道从政府拿到钱不可能,于是转向我们外来者。所谓欺生。
        2、他们有一种意识“你们外来的人就是有钱”,但却没有契约意识,也就是没有诚信。
        三、我们之所以决定给,原因也有二:
        1、当地人确实收入不高,而且在管区政府面前是弱势群体,不管他们是否无赖,我们的同情心还是有的。我们再不管,他们就拿不到任何钱。
        2、经历了几天极度疲劳的折腾,我们也无心继续纠缠。

    此事总结:
        各景区关于救援的义务、责任,从来就没有界定过。
        再宏观一些,景区、政府等管理部门,对于景区探险、旅行,也没有设定任何可操作的规则——比如,提供哪些服务、收取哪些费用、哪些是禁止的、哪些是允许的……
        当地背夫之所以不讲道理,有历史原因(民风,可参看清朝的大小金川之战等),也有社会原因(在外界没有人进来之前,他们属于弱势群体,被欺负惯了),还有发展的原因(景区开发后,当地人实际上没有多少受益的途径),另有素质的原因(农牧区,缺少商业社会的契约意识等)。

        当今的中国,就是这样了。做好自己是第一位的。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攀岩訓練課程安全的呼籲
    September 6, 2013
    查總會獲資助拓展攀山運動推廣計劃中的攀岩訓練班,從開辦至今沒有收到任何意外/受傷報告。為能保持零意外/受傷的紀錄,本委員會現向各屬會、攀岩教練及助教作出以下呼籲,敬請切實執行:
    根據「攀岩訓練手冊 (2012 年 9 月臨時版本)」中有關 「課程」部份,其中條文所示「實習訓練課程期間教練必須以身作則確保助教、學員正確穿着個人防護裝備。」;當中「個人防護裝備」包括佩戴合規格的頭盔
    在活動或課程進行期間, 活動範圍内所有相關人仕(包括教練、助教、學員及受邀到場的人員)均必需佩戴合規格的頭盔,最重要是做足防護措施,落實學員及教練安全守則,敬希垂注!
  • 山藝持續訓練 – 常見有趣與有毒植物
    September 2, 2013
    香港面積雖然不大,但卻擁有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和重要濕地,星羅棋布的海島和亞熱帶氣候使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香港至今紀錄到3,100多種植物,哪些是有藥用價值? 哪些有劇毒?若然我們對它們認識多一點,在帶領課程或活動時定能增添趣味,而了解有毒植物,更可預防自己及參加者被有毒植物傷害。

    山藝委員會特別邀請著名生態旅遊導師,為大家帶來難得的分享,現誠邀各屬會會員踴躍報名參與。日      期:    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時      間:    晚上7時30分 至 9時30分
    地      點:    銅鑼灣奧運大樓二樓演講廳
    嘉賓講者:   李以強先生
    「旅行家」創辦人;
    生態旅遊及地質旅遊導師;
    註冊導遊及外遊領隊;
    「親子郊遊樂」作者;
    明報「教得樂」之「綠野遊蹤」專欄作家(2003-2005)。

    費      用:    免費
    參加資格:    各屬會會員
    報名名額:    200人 (由於場地位置有限,額滿即止。每個屬會只限10個名額。)
    報  名:    填妥報名表後交回總會。(電郵、傳真或郵寄均可) ,成功報名人士將獲本會電郵
    確認。請支持環保,以電郵方式遞交報名表格。
    查  詢:    2504 8125
    備  註:    為避免浪費講座資源,已報名但未能如期出席之人士,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48小時
    通知本會,以便另作安排。如沒有預先通知而缺席之人士,本會將會紀錄在案,並可能影響將來
    參與其他活動的優次序,敬請注意。
    報名表格
  • 冰雪攀登教練筆試題目徵求
    September 2, 2013

    冰雪攀登委員會計劃2014年舉行「一級冰雪攀登教練評審計劃」,希望協助各冰雪攀登助教晉身教練行列。於冰雪攀登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通過成立「冰雪攀登教練筆試資料庫」,內容將為各級冰雪攀登教練筆試題目,並會上載至總會網頁,供有志投考教練人士閱覽。

    冰雪攀登委員會現誠邀各屬會及各冰雪攀登教練,提供筆試題目,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總會認識、一般冰雪攀登知識、裝備認識、安全措施及緊急應變等,而題目形式不限,選擇題、短答題及長答題皆可,但需註明題目及答案的來源。

    各有意提供筆試題目的屬會及教練,請於20131231或之前,將題目電郵至sic@chkmcu.org.hk或郵寄至總會行政辦事處 (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1013室)。
  • 2013/2014 年度攀山運動推廣計劃(第三期)
    July 15, 2013
    由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2013/2014 年度攀山運動推廣計劃(第三期)將於2013年10月至12月舉行,由即日起至2013年9月16日接受公眾報名。
    截止報名日期後,如課程尚餘名額,將於本會網站內公佈,並繼續接受報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若報名人數多於課程名額,將以抽籤形式分配名額。
    取錄名單將於本會網站www.chkmcu.org.hk公佈,請自行瀏覽。
    本會並會以電郵通知個別獲取錄人士。
    報名表格
  • 2013年第八屆攀登賽事裁判訓練課程
    August 23, 2013
    為配合運動攀登活動之發展,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將舉辦第八屆攀登賽事裁判訓練課程,歡迎有
    興趣投身裁判工作及合乎報讀資格之會員參加。學員必須出席所有課程,如能通過筆試及實習,會被
    安排在總會主辦或核准的比賽中擔任兩次路線裁判(一年內完成),而成績良好,將會獲頒證書並委
    任為國家級裁判。表現良好及積極之國家級裁判,可被推薦參加國際裁判訓練課程。詳情如下:
    報讀資格: 1.   年滿二十一歲或以上;及
    2.   持有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發出之二級運動攀登訓練證書;及
    3.   由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屬會推薦;及
    4.   能閱讀及書寫英文。
    費  用: 專項理論及實習課程費用港幣$300(不包括證書費及註冊費)。申請一經被接納,所
    繳交費用概不退還。
    導  師: 由亞洲攀登賽事委員會(Sport Department)委員、資深國際裁判 - 盧樹忠先生主講
    ,並由其他國際/洲際裁判協助。
    名  額:12名
    上課日期及地點 
    日期
    時間
    地點
    內容
    2013年9月25日(三)
    晚上 7 時至 10 時
    奧運大樓
    1. 運動攀登歷史及未來發展
    2. 裁判素質
    3. 國際賽事
    2013年9月26日(四)
    晚上 7 時至 10 時
    奧運大樓
    1. 國際運動攀登組織
    2. 一般賽例
    3. 領攀賽賽例
    2013年9月27日(五)
    晚上 7 時至 10 時
    奧運大樓
    1. 速度賽賽例
    2. 抱石賽賽例
    2013年9月30日(一)
    晚上 7 時至 10 時
    奧運大樓
    1. 世界盃及世界錦標賽
    2. 上訴程序
    3. 裁判的專業守則
    2013年10月3日(四)
    晚上 7 時至 10 時
    奧運大樓
    1. 課程內容重溫
    2. 筆試
    2013年10月6日(日)
    上午 10 時至晚上 7 時
    順利邨體育館
    實習 - 動力防護、路線繪畫、模擬比賽
    報名手續: 填寫報名表格並連同二級運動攀登訓練證書副本及費用HK$300.00,劃線支票抬頭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有限公司],支票背後必須寫上姓名,寄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大球
    場徑一號奧運大樓1013室,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收。

    截止日期: 2013年9月18日 (以郵戳為準,逾期恕不受理)
    *
    傳真報名恕不接受
    查    詢: 2504 8125
    報名表格
  • 檢討冰雪攀登訓練手冊
    August 12, 2013
    冰雪攀登訓練手冊由編制至今已有多年,各界對其內容都有不同意見。有鑑於此,冰雪攀登委員會將對冰雪攀登訓練手冊作出中期檢討,現誠邀各屬會及各冰雪攀登教練,提供寶貴意見,以協助檢討手冊不足之處及完善訓練手冊之內容。

    各屬會及各冰雪攀登教練,若對冰雪攀登訓練手冊之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於2013930日或之前,以書面形式遞交予冰雪攀登委員會。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504 8125與本會體育幹事陳定焯先生聯絡。
  • 參觀基礎急流拯救訓練
    August 13, 2013
    名額已滿,感謝各位支持及參與
    當我們帶領野外活動時,在變化不定的野外環境中,無可避免面對惡劣天氣,包括:暴雨山洪。在過往的山難事故案例中,涉及山澗意外亦時有所聞。為加強本會教練及助教對山洪的認識,及瞭解急流拯救的程序,以避免在山澗中發生事故。山藝委員會現安排參觀消防處的急流拯救訓練,該訓練設施可模擬不同速度的水流力量,以了解人體在水流中承受到的衝力,及進行急流拯救技術訓練。
    活動日期: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    上午10時 至 中午12時30分
    集合時間:    上午9時45分
    集合地點:    昂船州政府船塢 (可從荔枝角長順街,近荔枝角鐵路站乘搭專線小巴44M前往)
    費       用:    免費
    參加資格:    山藝教練優先報名 (山藝助教於92日起始接受報名)
    報名名額:    30人(由於參觀位置有限,額滿即止。每個屬會只限2個名額。)
    報  名:    填妥報名表後交回總會。(電郵、傳真或郵寄均可)
    成功報名人士將獲本會電郵確認。
    請支持環保,以電郵方式遞交報名表格。

    查  詢:    2504 8125
    備  註:    為避免浪費講座資源,已報名但未能如期出席之人士,請於活動舉行前最少48小時
    通知本會,以便另作安排。如沒有預先通知而缺席之人士,本會將會紀錄在案,並可能影響將來參
    與其他活動的優次序,敬請注意。

    報名表格
  • “檢討各專項發展方向” 座談會總結
    July 31, 2013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各理事、委員會、教練及會員:
    感謝各位踴躍參與2013年6月9日舉行的「檢討各專項發展方向」座談會,亦感謝各專責委員會主席及代表,抽空出席支持作指路明燈,實為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的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石。
    在今天,總會匯聚更多熱誠的會員精英,為攀總貢獻自己專長參予專責委員會的工作及服務,本人再介紹理事會與五個專責委員會的策劃、執行、管理和審查四項關係,同時,亦強調專責委員會的六項主要功能。
    希望各專項教練為理想而無私奉獻及踴躍支持,更期盼五個專責委員會能在任期內引入創意,達至 不在乎收入,只在乎貢獻的境界為後代造福。
    在發展的期望交換意見時,雖有重覆費時或無關的意見,亦有投訴考核上訴的安排,但不同的意見能帶引其他人發言討論的空間。
    本人綜合了各位寶貴的意見,認為有以下三個討論重點:
    1) 五個專責委員會像「五個山頭論」的誤會
    五個專責委員會成立目的,主要讓專責委員會的委員能為其專項有更多的發展及推廣的空間,目的並非讓五個專責委員會成獨立山頭。同時,理事會只管理委員會的資訊發放,財政及人力資源的三大重要關口。
    2) 委員能否身兼多職和投票人資格的方向
    在近期專責委員會的諮詢會已通過,理事會希望五個專責委員會的委員,能一心一意貢獻其專項專業知識及技能,作推廣。但本人可靜觀來年專項發展去向後再在諮詢會討論。(本人亦身同感受,當年既為副會長亦為冰攀委員,工作上實有左右兩難感,未能全力兼任兩邊的工作。)
    3) 要求攀總組織更多元化的活動,栽培更多教練。
    理事會已在專責委員會過渡期的兩個月內組織了:(I)專訪警察999指揮中心;(II)觀摩民安隊攀山搶救工作;(III)超二百人參與的大型「預防熱傷害工作坊」 和(IV)選拔珠峰登山隊等,作為模範和履行政綱承諾。
    本人願我們五個專責委員會的委員,要以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組織多元化之活動,把知識推廣至我們的教練、會員以至有志者來參與。各專責委員會應以栽培更多專業教練為己任,以後日子就需靠各專責委員會了,望委員會發展更上一層樓!
    本人在這裡感謝第一副會長于偉明與攀總職員盡心盡力,安排四次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專責委員會選舉。現雖塵埃落定,各專責委員會的委員亦已選出教練為會員服務。本人衷心感謝曾熱心參與選舉的教練,無論是次選舉成功與否,希望他們的熱誠不減,積極監察、提出有建設性的正面意見。
    希望教練們繼續多參與各專責委員會舉行的活動、貢獻其專才,讓會員認識及推廣其運動項目,增加會員的興趣與信心! 本人向這群無私奉獻心力和時間的教練們表示衷心的謝意!
    最後,本人分享在山野卅多年組織活動、培訓後浪的經驗,向委員會委員及會員建議:攀總活動應以興趣為先、事業為次、推廣為重,引後浪為遠見。希望業務能企業化、科學化和市場化 !
    祝願我們五個專責委員會運動,能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下去。
    理事會 會長

    梁念豪 謹啟
    2013年7月31日
  • UIAA攀冰世錦賽簡介會
    July 24, 2013
    由UIAA所舉辦的攀冰世界錦標賽,至今已舉行十一屆。為加深各屬會會員及教練對攀冰比賽 (包括賽例、比賽裝備及比賽方式) 的認識,冰雪攀登委員會特別舉行簡介會,誠邀各屬會會員及教練出席。日    期: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時    間:    晚上7:30 至 9:30
    地    點:    銅鑼灣奧運大樓一樓會議室
    費  用:    免費
    參加資格:    所有屬會會員及教練
    報名名額:    30人 (由於場地位置有限,額滿即止。)
    報  名:    填妥報名表後交回總會 (電郵、傳真或郵寄均可)
    成功報名人士將獲本會電郵確認通知。
    請支持環保,以電郵方式遞交報名表格。查  詢:    2504 8125
    備  註:    為避免浪費講座資源,已報名但未能如期出席之人士,於活動舉行前最少24小時
    知本會,以便另作替補安排。如沒有預先通知而缺席之人士,本會將會紀錄在案,並可能影響將來
    參與其他活動的優先次序,敬請注意。
    報名表格
  • 參觀民安隊總部特遣大隊的攀山搶救及搜索隊運作 Revised
    July 2, 2013
    民安隊山嶺搜救中隊是負責搜索及搶救被困山嶺地區人士的部門,當接獲行山人士遇到意外山難求助時,民安隊如何進行山野搜索及搶救行動程序 ? 恆常的訓練工作如何 ? 為加強總會會員對該處進行山野搜索及搶救行的認識,並能在意外時配合工作。總會現特別安排參觀民安隊總部特遣大隊的攀山搶救及搜索隊運作,會由專職人員介紹,加深大家對民安隊山野搜索及搶救行的認識。
    參觀日期          : 2013年7月28日(星期日)
    參觀及分享時間 : 上午9時30分至11時
    集合時間          : 上午9時20分
    集合地點          : 民安隊總部大樓門前 ( 香港九龍油麻地渡華路八號 )
    總會委員將在場協調安排及聯絡。
    費  用          : 免費
    參加資格          : 各專項運動教練及助教
    報名名額          : 30人 (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每個屬會只限2個名額)
    報  名          : 填妥報名表後交回總會 (電郵、傳真或郵寄均可) ,成功報名人士將獲本會電郵確認。請支持環保,以電郵方式遞交報名表格。
    查  詢          : 2504 8125
    備  註          : 為避免浪費資源,已報名但未能如期出席之人士,活動舉行前最少24小時通知本會,以便另作替補安排。如沒有預先通知而缺席之人士,本會將會紀錄在案,並可能影響將來參與其他活動的優次序,敬請注意。
    報名表格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洗澡
    September 4, 2013
    现在说起六十年代好像是说很久很久以前了,没太多人感兴趣。不感兴趣也情有可原,因为那个时代比较枯燥,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多少趣事来。但很多消失的事情 ,突然被人拎了出来,再被多事的文人一写就成了趣事。比如阿城提到他老爸很想洗澡而不得,就勾起我想到一周大事—-洗澡。 在大陆的北方,60–80年代,洗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夏天的中午,我常提瓶开水到盥洗室,那时使用盥洗室的人少,插上门就可以洗。开水是从锅炉房打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锅炉房。打开水好像吃饭一样,人无贵贱之分,都要打开水。一些名人轶事也和打开水有关,比如方励之老师,据说每天都非常准时地去食堂吃饭,在走向食堂的路上,他总是目不斜视地提个热水瓶。李泽厚老师因不为集体宿舍打开水而挨过批评。冬天盥洗室太冷,家里烧煤炉,支个盆就能洗。可惜那时我家太小,支不开盆,洗澡只能去单位或公共澡堂。60年代末去东北,冬天刨猪粪,又脏又臭,收工回来也只能用湿毛巾擦擦。天太冷,就把毛巾伸进衣服里去擦。80年代时,有个香港同事说看大陆人那样擦身子,感到非常不解。 虽然夏天洗澡相对容易,但痛快地洗还是要去澡堂子。我妈单位的澡堂每周开两个半天,但周三的那次只有舞蹈队员可以洗。周六是从正午开到晚八点,人人都可以洗。逢周六,在单位通往澡堂的路上,人人都端着脸盆子,里面装了肥皂毛巾和小衣服。那时用袋装洗头膏,粉色的,记不起牌子了。澡堂是一栋独立建筑,进门有张桌子,坐着个人卖澡票,澡票最初是五分,后来涨到两角五分。澡堂里有挂衣服的柜子,但总是满满的,后来人多带两个脸盆,衣服就放在盆里。澡堂里水龙头有限,要排队等。等的时候正好互相搓背。那时根本没有什么隐私观念,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上公共厕所,各家的生活都在众目之下,在乡下去时,甚至没有各家的生活。在澡堂里互相看身体,一点也不觉得可耻。也有妈妈带小男孩儿到女澡堂来的,如果那个男孩看着超过5-6岁,就会遭到女人们的白眼。小男孩跟受气包似的,母命难违地低下头,不知将来这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障碍?后来读<<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我看到特蕾莎非常不习惯当众裸露身体,虽然我知道那是某种政治的隐喻,但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的隐私概念。 在单位洗澡比外边要好一些。一是没有乱七八糟的人,即使不存衣也还安全。二是虽然澡堂里也很挤,但还不至于挤到要拿号排队。八十年代,我曾到公共澡堂洗澡,拿了号之后还要坐等很久。本来已感到自己脏得不行,待看到那些洗过的红脸蛋,湿漉漉的黑头发,又被热气一熏,就更感到脏得忍无可忍,恨不能立刻跳进去。待进去了,虽然柜子椅子看着还行,可一想到这澡堂还兼作客栈,就觉得有点恶心了。但无论怎样都无法阻止要洗澡的欲望,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得去洗,而且必须立时就洗。上大学时,有次忘记为什么与男友赌气,那天刚好又是学校的洗澡日,我就转回学校去洗澡。洗过澡回家,天色已晚。从东到西,下了地铁,突然瞥见站外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他担心我独自走夜路,等在地铁站接我。那时我住家附近都是麦田,一点也不危险。他是个实在人,不会故意讨好女生。他让我感动,但最终还是没缘分。 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间,我只洗过一次空前舒服的澡,那还是沾了老妈的光。记得是67年的春天,我妈被派去接待阿尔巴尼亚军队歌舞团。这样的好事本摊不到她的头上,可原先派去的人不敢去,我妈因会五线谱又能说几句英文,单位找不到其他人,就把她派去了。当时来个外国人是件很大的事,外宾就住在北京饭店。应该是住得舒服吃得很好吧,妈妈曾经有一张餐桌边的照片,我看到了卷毛女人和烤鸭。某个上午,我妈让我去那儿洗澡。哇,真是太棒了!房间里就有澡堂啊!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想洗多久就洗多久!没有臭臭的壁柜,不看其他裸体。难怪阿城的父亲访日回来,第一个评论就是:“人家那里每天都能洗澡”。 那次洗澡不久,我母亲就被群众专政了。她被单独关押在最后一排房子里,写交待材料,被监督劳动。那时已经入夏,她打开水去盥洗室里洗澡,外面都有看守。好多好多年之后,我妈才敢说当时中国送给阿尔巴尼亚人的礼物是每人一本“红宝书”,但他们离开时就手丢在旅馆垃圾桶里。嘿嘿,当时中国极少的国际好友居然都是“现行反革命”。 八十年代末,洗澡还是难,大人难,孩子更难。冬天的煤炉子永远不够暖,我们要用塑料布围成一个帐篷给孩子洗澡。其时,帐篷外,孩子的爷爷端着加热器,帐篷里, 我和孩儿她姑一人托着她,一人动手洗。这孩子小光猪似地,四角八叉地躺着,表情很严肃,人不大谱儿倒不小。她正长牙,特喜欢啃姑姑的手。每次出水,我们都要请求好多次,她才肯松口。这孩子不但肥,而且十分壮硕, 她的壮硕是比较出来的,我力气不够大,抱她时总要猛“起”一下,这一“起”实际上是把她腾空地颠了一下。某次我用此法抱起另一个孩子,听到那孩子骨头“格登”一声,我才意识到这样抱孩子绝不能放之四海。 因为胖,所有的朋友来我家,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丫头的大腿上—-大腿小腿打着折子,折子里都是鲜嫩的肉肉。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读研时的校友,当时刚刚海归。他对我的胖闺女说:“丫头,你这腿看起来很香,伯伯可不可以吃一口。” 丫头看着伯伯,很镇静地回答:“你吃吧,但别吃太多了。” 朋友问:“为什么?” “你吃多了,就噎着了。” 狡猾狡猾的,才两岁半,居然就会这一套,好像<<动物庄园>>里的拿破仑所言:“同志们,你们想像我们猪做这事完全出于自私和特权?其实我们根本不喜欢牛奶和苹果。我们吃这些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你们的身体健康。” 来美之后,洗澡的条件也大跃进了。当留学生时与人合住,共用澡堂,但那与公共澡堂绝非同日而语。后来有了自己的房子,内有两个洗手间,别说不用等水笼头,就是您老洗一半,跑到另一澡堂去,也没人管。也许西方个人主义严重,极少公共澡堂,人都挺孤独的。为了解闷就发展起澡堂歌曲。你不信?去你家附近的音乐店,那里就有出售“澡堂专门歌曲”。在澡堂唱歌,解闷不扰人,还有个好处,锻炼肺活量之余还可增强演唱的自信—-澡堂音响效果总是不错。 如今大陆澡堂的功能大大延伸了。前几年去烟台,看到不少冠以“会所”或“洗浴城”的地方。我好奇,主人就带我去了一次。进门缴款后,各人自管存衣,这和当年无甚区别,只是存衣处看着明亮干净。很大的洗浴间里,设有不同水温的池子。相比之下,喷头却少。洗澡的人不多,几个澡堂女工或为客搓背按摩,或闲着。她们都是短打扮,全身上下的装饰只有耳坠,未见纹身或戴肚脐环。几乎每个人都有姣好的面貌,从腰和肚子,我大致能辨出年龄的长短,媳妇儿还是姑娘。在长板凳上躺下,一个媳妇儿伏下身,劲道十足地为我搓背,她的耳坠在我的余光里闪着闪着。虽然也是每天都洗澡,但如此的搓洗却是NN年都没有过了。任她搓着,我们信口聊着。原来搓澡工都是安徽来的,有些媳妇儿的男人就在隔壁男澡堂搓背。生了孩子,丢在老家,父母照看。“中饭晚饭都在这里吃,两个菜,自己想吃别的,可以掏钱另买……。 租的是最便宜的房子,反正只是晚上回去躺一下…….。在澡堂过冬,也不要生火………。元旦春节时生意特别好……….不能回家……..”。    
  • 吃馆子
    August 24, 2013
    1957年我父亲被划为右派。他离开北京去东北“劳改”后,母亲也被调离原单位。母亲原先的单位可步行至王府井大街,新调的单位在三里屯附近。如今那里已是北京最繁华的街区之一,我家搬去时,周边只有一个名为“合作社”的杂货店,极为简陋,卖些针头线脑,不新鲜的蔬菜和猪肉。一年中,我们总会“进城”几次,一般还是去王府井。 如果母亲有兴致,她就会带我去吃馆子。 我们常去的康乐餐厅开在一条胡同里,门脸不大,胡同外也没有招牌。餐厅小红门双开,上悬一块黑匾。进门的白影壁之后有一小四合院,种了紫藤丁香。我记得院内只有一两个餐室,高屋顶,三四张桌,进出的人不多,安安静静,古里古气。餐室门口置了一对大水缸,水缸里养着黄鳝。鳝在水中,滑头滑脑地呈现出蛇的样子。它们总让我有点恐惧,但好奇心又总能战胜害怕。我曾试图去抓,自然又被大人骂。北方少见鳝鱼,城市少见动物,鳝鱼和水缸,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很新鲜的经历。 从三里屯去王府井,要换乘两次公共汽车,在当时算比较长的路程。既然吃一次馆子不容易,母亲总会穿戴整齐。她常穿白衣黑裙,偶而穿一件碎花乔其纱的衬衣配黑裙。她的白衣其实还有些名堂,一件领子上裁了长飘带,可以系成蝴蝶结。另一件是白纱蓝绒点点,小圆领包肩,有点像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期》里穿的式样。现在想来,她的衣服并不多。其中有两件压箱底的旗袍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红丝绒,另一件暗色纱底上栽了五色绒花。这两块料子都是她结婚时,父亲家送的,由“蓝天”还是“红都”的裁缝做的。我后来知道另外一家上海迁京的裁缝店名为“红霞”,我表姐夫的父亲就是店东。蓝天和红都的一些知名裁也是出自他老人家门下,不过他本人却命运不济。1957年他被划为右派后就被调到被服厂。在那里,解决诸如制服领子,女子内裤剪裁等技术难题:)。 文革开始后,我们也不再去康乐餐厅了。当时的革命风声很紧,在单位食堂,母亲多买一根香肠都会遭到批判。那段时间,京城的饭馆还开不开门呢?记得红八月时,因小学早已关门,我没有任何理由能离开三里屯。每日黄昏,在盥洗室里,我听外边上班回来的大人讲“剃阴阳头”,“砍高跟儿鞋”,不时听到打人,自杀等消息。我母亲可能相当庆幸—那几件压箱底的旗袍寄给了我姨妈。 再去康乐时已是1970代中期。那段时间,我们从黑龙江回到北京,母亲又回到原单位。从灯市东口,我们两步行穿过胡同,找到康乐餐厅,才知它早已迁走了。后来我路过安定门,看到了康乐餐厅的招牌。它的门脸大了,外观全然大众化。从窗口望进去,里面吃饭的人很多,服务员忙着开票送菜,桌上杯盘狼藉,我没推门进去就离开了。对于食客而言,菜式大概是最要紧的,但年幼的我还未成食客。在我的记忆里,康乐餐厅总是与水缸黄鳝,四合院紫藤,母亲的好衣裳连在一起。 好像是一个秋天,母亲带我去东安市场里的剧场看昆曲。我自然看不懂,但却喜欢看戏中人,那眼神,那一招一式,那凤冠霞帔。散戏时,母亲带我到后台去和戏中人说话。我才知道其中的女角儿与我们是亲戚。她穿着戏装,脸上红红白白,黑黑的大眼睛亮得逼人。我们等她卸妆,卸妆后的她看起来柔和了很多。我妈和婶子客客气气地站在剧场里说了会儿话,我站在母亲身边望着婶子。虽然卸了妆,她的眼神,做派和母亲还是很不一样。不知道怎的,我觉得她挺“旧”,好像是旧社会的人,尽管我也说不出旧社会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她披上一件浅灰色的呢大衣,系上淡黄绸巾,带我们走过东安市。所经之处,有些人认识她,她也随意招呼着。母亲的大衣扣至下颏,很拘谨地随着她走着。市场里的旧书店都没上门板,门口摊了好些旧书,曲里拐弯,好像还有印度人开的铺子。我因此得出印象—东安市场代表着“旧”,在东安市场里演戏的人都是旧人。 那天,我们去前门的“利利”餐厅吃饭。“利利”更像我想象中的馆子,人多热闹场子也大,日光灯亮得苍白。那次吃了什么?完全没有记忆,只记得婶子戏剧演员的神韵。那神韵保持了很多年,在60多岁时,婶子离婚,嫁去了台湾。据说她后一任丈夫早年在北京就很仰慕她。早年有多早?至少快半个世纪了吧。 从东北回来没两年,我家又搬至西郊。从我家到北京城里(所谓城里就是西单开始)只有一趟公共汽车。这趟车班次少,晚上9点半收车。因交通不便,进城又成了一件大事,一去大半天,我和母亲就去吃馆子。我们常去四川饭店。 母亲那个时期只穿制服了,不过她还是坚持我要穿得好一些,因此我也总留有一两件衣服“上街”穿。每次穿上好衣服,走出家门,母亲总是喜欢跟在我身后,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掂下一个线头,或者扯一下褶皱,比较烦啊。 当时的四川饭店开在西单绒线胡同内,堂吃分为正餐和和小吃。正餐的菜式不过是鱼香肉丝,干煸牛肉丝,宫保鸡丁等。无论什么“丝”都切得很细,可谓纹理分明,外包红亮亮的油。干煸牛肉丝很容易就煸过头,变得太干太柴,但四川饭店的这道菜总是鲜嫩味道十足。这些菜必得配米饭,也必得是晶莹剔透饱满的好大米。 四川饭店的小吃只有担担面和汤圆。店里有个胖胖的四川女人,调制担担面极为拿手,麻辣香。“四川来的芽菜啊,北京怎么吃得到?”母亲还会回忆青菜头,叶儿粑,小笼牛肉。。。。当时的担担面好像二两一碗,一碗5角?还是1块钱?吃完之后,加一碗糯汤圆。此时,我才晋升为食客。 我出国后再回国,吃馆子已是主要的应酬联谊方式。吃的次数多,吃的花样多,说的话也多,能够记住的馆子和菜肴反倒不多了。 有年夏天, 我去看望刘辽先生。刘先生早年与我父亲同学,现在与我先生同行。因此我称“叔叔”,他总笑道:“辈分乱了。”他和我父亲都没逃过57年那一劫,又因为89年初夏的那件事,这位学术上颇有建树的老人一直未能成为博导,其所在的大学甚至不让他参加校庆。那天他坚持要请吃饭,我知道他住的很憋屈,在家吃饭不便。我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恭敬不如从命。 我们吃过饭走出馆子,等了半天,还没看到刘辽先生。天气很热,我折回去寻他,他正在给一个要饭的老人买包子。那老人显然常在这一带要饭,也常被驱赶。刘先生买了包子,又买水,再把那老人带入门厅。他对门卫说:“你就让他坐在这里吃完。”刘师母也折了回来:“这老头子就是这样,每次看到要饭的老人都去管,他管的过来吗?” 2000年代,回国吃馆子已经成为我最害怕的事,偏偏所有的亲戚朋友同学还是最喜欢请吃饭。人老了比较没意思,吃饭没胃口,穿衣没摸样,没了兴致,说话重复。想想我那个婶子,我真挺佩服她的兴致,60多岁还能折腾。估计她在海峡两地应酬也不少,很多应酬肯定还是在馆子里。
  • 春夏自然影记
    August 6, 2013
    在我们这里,杏是好养活的树。记不得哪年种下它,却记得第二年就结果,而且此后几乎年年都结。 杏子一出来,鸟虫都去吃。有些果子外表蛮好,掰开准有一只钻心虫。这虫长角也长脚,虽然没有蜈蚣的脚多,也无毒性,但一看就不想吃那颗杏了。杏子皮薄,落地生根,周边地区时不时冒出小树。因为割草,它们又不断地被砍头,总也长不大。 我妈摘杏,捡杏,边摘边捡边念叨虫子太多,落地的太多。树听到了,去年就没挂果。今年春上开花不多,果子不多,个头却大。但树长得太高大,采起来可难了。总说要修剪,总也没有。还好没剪,知更鸟在那里搭了窝。它们生了四只小鸟,我竟然没看到,可见树大招鸟。 这鸟爸鸟妈生了两撮白眉,面相蛮凶。那天鸟爸妈都不在,我去探窝。刚拍过照,鸟爸就叼虫回来。看到我,它惊飞至房檐上。从此这对鸟就霸住了杏树。只要我一出门,爸爸就站在对面的篱笆或房顶上监视。有时它们都不在,我稍微靠近了树,鸟爸不知从哪里突然扑将过来,有好几次,它的翅膀扫到了我的头发。鸟妈鼻孔朝天地趴在窝上,更是一副鄙视偶的模样。 既然不让看,我就不近看。凉台下有个位置恰好能透过树叶看鸟巢,我戴上草帽防护镜,举着远镜看。       看到黄黄的小嘴伸出鸟窝,看到它们露出头,看到头在晃动。小鸟的背部长出黑色羽毛,其中的三只很强壮,有时会贴在妈妈胸前争食。 鸟爸鸟妈,一会儿叼来只大蛾子,一会叼来蚯蚓段,一会儿又找到一只大豆虫,可是那些食儿掉进四个小喉咙里,连个水漂儿都没有。挖到蚯蚓,我会特别告诉鸟爸,不知它看到没有? 杏子逐渐熟了,小鸟也从小肉团长成小伙子。最大的那只也学了爸妈的样子,站在窝边守望。 某天我看到小知更鸟在杏树和松树之间行走跳跃。大概过了两天,鸟妈叼了吃的,在窝上停留了一会儿。她低头啄着窝里的什么,然后就飞走了。整个下午,它们都没回来,晚上也没回来。次日清晨,看到我娘在树下拿竹竿打杏子,我就知道它们已经离开了。明年知更鸟还会飞回来吗?生物系老师说很可能。但愿它们对我的好奇只有短记忆(一笑)。 今年的杏子少虫少鸟啄,我猜是知更鸟的缘故。它们吃虫,攻击性强。霸住一棵树,雀儿就不敢来了。它们离去时,杏子刚好成熟。   看到知更鸟的窝还是因桑树上的鸽窝而起。五月间我在补草地,低头看草,却看到一只鸟巢。抬头看,又看到了一只屁股,原来是一只鸽子在孵蛋。好聪明的鸟! 我刚翻土播草,你们就来了。荤菜蚯蚓,草籽素菜,吃喝完了,找个三杈树枝过家家,生宝宝。 比起知更鸟的窝,这鸽子窝草草地铺了点枝叶,平平地,几乎不能算窝。它的窝架得太低,几乎与我眉眼相对。我看她,她永远安静地回望,一看就是好脾气。我不竟想:“一只热情的小母鸽,急急忙忙地谈恋爱,糊里糊涂地"有了",慌慌张张地“坝”窝,傻傻地满怀希望地孵蛋……。”从鸟巢结构看,知更鸟是很进取的鸟,鸽子是懒散的鸟,要不怎么称它和平鸽呢?真是越懒散越和平。 鸽爸不再与她换班,鸽妈清减了很多。 生物老师说,鸽子孵蛋要3周。18天过去了,我还没看到宝宝出来。我担心她饿着,就在窝的近旁放了鸟食。她却不知来吃,我又把食物吊在对面的枫树下,结果却都喂了麻雀。 鸽子老神在在地孵她的孩子,时不时地掉个头,很温和很安静地与我对望,我忍不住又对她:“你还没孵出来呀,够慢的啊。” 我娘总担心窝太小,孵不出小宝宝,好心多事地把旧巢放在鸽子身边,惊飞了她。鸽妈也没飞远,站在篱笆上观看。我这才看到小鸽子已经出来了。它的羽毛是长全了,但还没睁眼。又等了几天,它张开了眼睛。鸽妈飞回来了,她显然幸福多了。白天热,她就站在宝宝身边。夜晚或清晨,她把宝宝盖严实了,真细心啊。 我还没看小鸽子学飞,娘俩儿就不见了。随着鸽子离开,它们的窝也散了。 杏子收完,李子才熟。这棵近20年的李子树只在某年结过一个果,今年结了不少。李子皮厚,不很甜,即使熟透落地,也不大招虫。它的核小,生存能力弱,不大会落地生根,却会染色或者散发酒味。 摘着李子,我娘又发现一只鸽子在孵蛋。这个窝建得比较大,也比较厚实。人家鸽妈妈生宝宝都在中夏,这位大概很久找不到对象,拖到现在才生吧。突然想起那天看到两只鸽子在篱笆上谈恋爱,你说两句,偶说两句,整整谈了半小时。 按照桑树鸽子的孵育过程,这只应该也需要三周。可是一周后,我就看到她身下的两个宝宝。 咕咕,咕咕,晨昏时的长短声。 四只知更鸟宝宝,三只鸽宝宝都飞走了, Perfect for spring and summer time !   又及: 看到小鸽子不吃不喝,我问了生物系老师。 他告诉我: “If the baby … 继续阅读 
  • 小鸽子终于出来了
    July 2, 2013
    小鸽子终于出来了。 前天,偶老妈干了件蠢事,她把以前掉在地上的那个鸽子窝放上去,吓跑了正在孵蛋的鸽子。偶忍不住说了她,结果她说:还不是你,把人家那个好窝浇水时冲下来了。那时偶根本不知道树上有窝啊。那个掉下来的窝里没有蛋,但正是它掉下来,我才看到鸽妈在孵蛋。 这鸽妈一看就是好脾气,她那个窝搭得很低,几乎和偶眼对眼,偶常跟她交谈几句 偶这里偏偏好久没下雨,那天还看到两只鸽子在篱笆上谈恋爱,可逗呢,你说两句,偶说两句,整整半小时。 鸽妈妈飞走后,我发现窝里有只小鸽子。它的羽毛已经长出来了,但眼睛还没睁开。所幸,鸽妈不久又飞回来了。 看到了吗?就在鸽妈身下。小鸽子南北向而卧,妈妈一直是东西向。昨天傍晚,我看到小鸽子的大半个身子露出来,今晨妈妈又把它盖严实了,真细心啊。 我没看到鸽妈妈离开,也没看到鸽爸爸来换班,不知道鸽妈妈吃什么喝什么,不过她显然幸福多了。好像在笑呢。今天是第21天,生物教授真是对的。 那天还看到两只鸽子在篱笆上谈恋爱,可逗呢,你说两句,我说两句,整整半小时。 鸽妈找食去了 知更鸟吃荤,鸽子吃素,难怪知更鸟那么凶。 今晨没看到鸽妈,希望去找吃的了,我在树上放了鸟食,这傻妈妈居然看不到? 生物老师说鸽宝儿“ can eat seeds after about 10 or 12 days, but usually not before unless the mother gives it to them (regurgitated). ” 关于可否喂小鸽子, “If the mother does not … 继续阅读 
  • 知更鸟飞走了,鸽子还在孵蛋
    June 29, 2013
    昨天上午,最后一次看到幼鸟和鸟妈。鸟妈叼了吃的,在窝里停留了一会儿,低头啄着窝里的什么东西,似乎是留恋一番。我一直观察,下午,它们都没回来,晚上也没有。今天一早起来,看到我的妈妈在树下拿竹竿打杏子,我就知道它们已经离开了。毕竟那个窝已经太小了。 鸽妈清减了很多,好像鸽爸不来和她换班了。她的窝“坝”得太简陋,我甚至怀疑她的宝宝永远无法出世。我不竟想,一只热情的小母鸽,急急忙忙地谈恋爱,糊里糊涂地"有了",慌慌张张地“坝”窝,傻傻地满怀希望地孵蛋,今天已是第18天了!   鸽窝和知更鸟建窝的水平真是高下立判:)
  • 散记桑给巴尔(下)
    June 28, 2013
    木门 我在窄巷里游走,观看着式样大同小异的木门。 以前石头城里住户大多装了一扇雕刻精美的木门,如今那些门或被当作古董收藏,或卖与旅馆。在残存的不到900扇门上,住户又喜欢使用大铜锁,有些门上居然上了三把锁。 据说当年精美雕刻和材质优良的木门代表住家的地位和财富,此炫富风气自18世纪始,至阿曼苏丹统治到达顶峰。做门的木料都是檀木,檀木成才需五十年,当地种的不能使用,因此门料都来自印度。 这里造屋先雕出门框和门楣。门楣或拱形,或三角型。印度洋的文化交汇往往就反映在中框门楣的刻花上,人们雕出莲,鱼,棕榈叶,可兰经经文,极个别的被雕成锁链状,象征着当地的奴隶市场。木门都造得极厚,太厚重的门往往右扇上再开出一小门,方便人出入。有些门面上钉了铜钉, 据说钉铜钉门为印度式,目的是为了抵抗大象拱门。其实铜钉是为钉合木板,导游的解说总是力求有趣吧。 大门本是很单调的物件,再变也变不出大花样,但此地的一些门后藏着秘密。这一扇很旧的门旁标着“Tippu Tip故居”,这主人就是当地最著名的奴隶贩子。 在文明进化中,奴隶是一普遍现象。教我希腊史的老师曾说在早期的希腊,拥有奴隶就像我们现在拥有汽车那样普遍,然而非洲大规模残酷的奴隶买卖却始于近代。非洲大陆的奴隶贩子多是阿拉伯人,他们猎取象牙也猎取非洲人。 被俘获的非洲人被拴在铁链上,跟着大篷车走。搬运笨重的象牙。 到达桑给巴尔后,奴隶们立刻被关入地牢。一两天后,他们就被赶到市场像牲口一样地被拍卖。 桑给巴尔出售的首批的奴隶被法国人买下,运到毛里求斯等地的咖啡种植园做苦工。据目击的英国船长估计,19世纪头三年,该岛每年输出奴隶9千人 。40年后,输出的奴隶高达14000人。到了1850年代,奴隶输出为17500人,1860年代则超过了2万人。十九世纪的桑给巴尔,奴隶出口仅次于象牙和丁香出口,岛上的每个族群都参与了奴隶交易,桑给巴尔岛也因东非第一奴隶大卖场而臭名昭著。 阿拉伯人从事的奴隶买卖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纪,他们不仅买卖非洲人也买卖过欧洲人,直到195-60年代,奴隶都未从阿拉伯世界绝踪。在奴隶交易时代,奴隶买卖不仅合法,奴隶贩子还受人尊敬,其原因是非洲大陆行路极为艰苦,客商中只有最坚强,最有勇气的人才能活着回来。 据说Tippu Tip 曾身中三箭,他和同伴也在一小时内杀害了1000多非洲土著人。 石城的铜钉厚门炫耀着酷带来的财富,也守着奴隶贩子的秘密和故事。住在这扇门里的Tippu Tip 退休后撰写回忆,但从未对贩卖奴隶表示过悔意。 教堂 1873年,桑给巴尔废除了奴隶市场。同年,英国国教大教堂(Anglican Cathedral Church of Chirist)建成并开放。这座混合哥特和阿拉伯风格的教堂建立在奴隶拍卖市场的旧址,教堂外设立了奴隶纪念碑, 保留了关押奴隶的地牢。 走进教堂,旧钢琴旁放了一些画作,小食店设在侧厅。我没问导游岛上有多少基督徒,但侧室经商暗示着默罕默德更得人心。简朴的教堂里挂着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的十字架。 这老兄名气很大,在维多利亚瀑布和伦敦西敏寺时,我都看过他的纪念碑,维多利亚瀑布赞比亚一边的境内小城还以他命名。我知道李文斯顿于1873年病没于赞比亚,他的仆人取出其心脏埋于一棵树下,并将遗体晒干,包裹起来。仆人抬着遗体整整走了九个月才走到海边,把遗体交给英国人。现在我才知道那个“海边”就是桑给巴尔岛,而他墓上的树雕刻成的十字架就在这座教堂中。 为了探寻尼罗河的源头,英国另一位知名的探寻者伯顿(Richard F Burton)曾下榻于岛上的英国领事馆。1857年7月,他与搭档斯皮克(John Speke)离岛前往东非大陆。阿拉伯商人为他们的大陆之行提供了很多帮助,奴隶贩子Tippu Tip还为他们当向导 。在非洲大陆,这两位经历千辛万苦,热带病曾使他们暂时失明或失聪。 20个月后,他们带着未解之谜归来,伙伴关系也随之解体。1862年,斯皮克再与格兰德从桑给巴尔出发,前往非洲大陆探寻尼罗河源头,最终如愿。 1866年, 为探寻尼罗河源头,李文斯顿也来到桑给巴尔。他在岛上住了近两个月,看到了奴隶市场的种种。虽然苏丹和英国早于1822年就签署了禁止与基督徒进行奴隶交易的协议,但并未能禁止奴隶买卖。奴隶市场的残酷深深震撼了李文斯顿,他开始公开要求废除桑给巴尔的奴隶市场。在给纽约先驱报的信中,他写道:“如果我披露可怕的Ujijian奴隶制能制止东海岸的奴隶贸易,我认为,这件事远比尼罗河源头更重要。”正是他的信唤起公众注意,促进废除奴隶制。李文斯顿还认为只有三“C“ 可以去除非洲大地的残酷和愚昧,这三“C” … 继续阅读 
  • 散记桑给巴尔(上)
    June 28, 2013
    1999年,我去东非时就向往桑给巴尔岛,但因费用太高而未能成行。此次东非游猎,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之后终于如愿。 初见 “里面不能走车。”导游打开车门,示意下车。这里背对大海,海风的颜色均匀地涂在木窗和凉台上,桑给巴尔岛的旧城——-石城就从海边开始。 抬眼望去,黑人白墙,窄巷石楼,穿穆斯林长袍的男人和披蓝头巾的女人穿行于巷中。 此地除了湿热,真是一派“麦地那”风情(麦地那特指北非阿拉伯人聚集区)。窄巷两边,白墙几乎贴在一起,楼前靠着一个女子,不蒙面也不戴头巾。看我举起相机,她立刻背转身去。此地的女子,无论多么年轻,总是高度警惕着游人的相机。这种警觉也许因隐私观点,也许来自伊斯兰非偶像崇拜的传统。早期的细密画上极少出现人物或动物,即便有也不能画出他们的眼睛。 门前石阶筑成一条长凳,人们在上面歇息。破板车,脏兮兮的小巷,因怀旧而呈现着某种美感。七弯八弯,景色突然鲜明,原来靠墙放了一排当地画家的作品。在这一幅上,蓝色的树间长满了星星。这那一副上,三只豹子很天真地眨着眼睛。 简约变形的马赛人持矛而舞,长颈鹿支棱着大耳朵…….。在画布上,东非不多的亮点被演绎得更为艳丽,更为童稚。走着走着,巷间逐渐开阔。古街Tharia晒场上伫立着一座粉墙乌木的楼房,凉台悬下一方黄色帐布,爱默生.香料旅馆(Emerson Spice Hotel)到了。 爱默生 香料旅馆 旅店 这家旅馆原名“香料”。 2006年美国人爱默生买下后,将自己名字放在了前面。 一楼, 二楼 ,三楼,雕栏芸草,花窗银鹤。图兰朵的闺房,阿依达的闺房…,旅馆的房间似乎都以阿拉伯公主命名……。 也不算很久以前,这个岛上真的住着一位阿拉伯公主。她是阿曼苏丹的女儿萨勒米(Sayyida Salme ,1844 – 1924)。据说她能骑马放枪,还从骆驼的肩胛骨上抄录的古兰经上学会了认字书写。阿曼苏丹的后宫门户不很森严,公主又是豪放女性,她与邻居德国商人海因里希•罗伊特开始恋爱。当她宽大的长袍无法掩饰腹中的秘密时,萨勒米逃到英国兵舰上。其后她登陆也门亚丁城,皈依基督教,并易名为艾米莉.罗伊特。 萨勒米在汉堡诞下儿女,又以德语出版了“桑给巴尔阿拉伯公主的回忆”。海因里希因交通事故去世,她移居贝鲁特。1924年,公主在耶拿去世,其骨灰和一小包桑给巴尔的沙土被带回德国,葬于罗伊特家族墓地。公主与德国,英国的纠结折射出桑给巴尔的现代史。 在回忆中,萨勒米提到阿曼非常贫穷,即便贵为苏丹,生活也非常简朴。靠海,土地贫瘠,百姓多会跑船。阿曼人于公元前就乘三角帆越洋经商,跑船跑到18世纪中叶跑出了一个赛义德大帝,此人就是萨勒米公主的父亲。大帝显然精力极为充沛,他不仅为阿曼扩大疆土,还生养了35个孩子。公主的母亲生于切尔克斯,年幼时被强盗掠走卖与苏丹。“她在宫廷中掉了第一颗牙齿”,成年后嫁给苏丹,成为大帝78个妻子之一。 自公元初年,桑给巴尔即是印度洋上的贸易中心,南宋时已与中国通商。目前130万人口中既有非洲大陆移民,也有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岛民的肤色普遍偏暗,但容貌却大不同。门外的女店主瘦脸鹰钩鼻,披着印度莎丽。我们的导游摩西宽鼻厚唇,他的祖先显然来自非洲大陆,旅馆的侍者极可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最初大帝赛义德仅为经商而来,当地土王还在行宫招待过他。爱默生. 香料旅馆就建在行宫的旧址之上。不久赛义德便反客为主,他赶走了葡萄牙人,占领了桑给巴尔岛,并将首都从马斯喀特迁到此地。 据我所知葡萄牙人登陆非洲后,多不能忍受当地的艰苦而离去,即便留下也是半心半意,因此我不是特别相信赛义德赶走了葡萄牙人。我比较相信赛义德逼退了当地的土王,并逼迫年轻的王子住进行宫。不过十年,土王之子病没,这栋建筑易手,新主人是印度的香料商人。那个时候,旅馆前的小晒场上,经常晾晒着被海水浸湿的纸币和丁香。当历史进入19世纪后期,这栋建筑又成为苏丹政府的总理办公楼。 旅馆自称这栋建筑是由三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旧建筑组成。走过旅馆的大堂,进入后面的小小庭院,就见一方水池,池旁吊着秋千。这水池原是一口水井,井旁有赛义德的铸铁牌匾,据说还出土过若干古钱。旅馆还自称整栋建筑混合料斯瓦西里,阿拉伯和印度风格。我看到的斯瓦西里风格多是圆形草屋,而阿拉伯和印度风格又一直相互交汇影响。虽然风格很难定义,但旅馆收集了大量的老旧家具,布置得一派古气。 我和芝平住在咪咪之闺。原来这里的闺房不仅属于公主,也有普契尼歌剧中的人物,或者她们同属于阿拉伯和普契尼的世界。最初欧洲人的世界只限于地中海沿岸,东方的概念又总是相对而言。 对于西方人而言,近东,中东,远东,神秘感似乎也顺势推演过去,不过我总觉得推到汉文化,神秘中止,也不知是因为我太熟悉汉文化,还是因为它比较重实用理性,不太具神秘感。   既然打着历史和古典的招牌,旅馆内不装电梯也就顺理成章了。 侍者和我们满头大汗地攀上三楼,打开门上的铜锁,但见一室帐幔低垂,似有暗香袭来。无论是小姐的闺房还是公子的书斋,古董家具的格局总是偏于小巧脆弱。我不敢去坐那把双人椅,也没有细软放入抽匣中。打量着床,发现它比现代的尺寸高出很多,必须踏着脚蹬才能爬上去。高床本来就有几分暧昧,这间屋内偏又添了两扇画着健美男子的洗浴屏风。其中的一个男子的光脊背上插了一双疑似天使的翅膀。嗯,又是相当色情的暗示。卧室内的中性元素是一本上世纪60年代刊印的“桑给巴尔简史”。   坐在床上,枕着补花枕,开窗望去,却是一片铁棚民居。它们或锈迹斑斑,或残垣断壁,色泽鲜明的少数若非清真寺即是旅馆。某一片海蓝自棚户间闪身而出,在破败的承托下,它愈加明丽。 长袍 汗如雨下,裙裾粘粘地贴在腿间。“季风雨到来之前总是这样。”穿穆斯林长袍的男侍者不经意地说着,边说边望向门外。门外飘过裹头巾穿长袍的女子,她们不热吗? 据马可 波罗记载,早年制作穆斯林袍的细平布(Muslin)产自孟加拉,再经从印度港口输入阿拉伯半岛,最后在伊拉克的摩苏尔裁制成衣。穆斯林男袍大多合体,女袍一般都很宽大,绝不显露身体曲线。女人总是爱美的。在埃及卢克索集市上,我看到全身罩黑纱只露出双眼的女人在挑选极为性感的内衣。在东方共产国家的军营里,我也看过年轻女兵偷偷地改造肥大的军裤。马可 … 继续阅读 
  • 2010年瑞士 (10)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10) 10月13日 假期还剩三天,我计划一天去泽尔马,一天去圣加伦,在交湖修整一天,然而当我买票时,才发现因瑞士通票已经用完,未来两天出行的火车票不再打折。如此还不如买三天的通票。有了通票就又起了贪念—-这多余的一天是去巴赛尔?还是重返蒙特厄?正想着,去蒙特厄的火车来了。 瑞士经典景色道路图标有红橙黄绿蓝粉褐,这条路为黄色,全程为从疏森至蒙特厄,至此,除粉色和褐色线之外,我都坐过了,而粉色线是从鲁加诺到圣莫瑞茨,褐色线为库尔经莫瑞茨至鲁加诺,一天不可能来回。 对面坐着圣加伦来的两位瑞士人,他们也是第一次乘坐这条路线,沿途即为沿途美景吸引,又为晨雾感到遗憾。受到他们的感染,我走到车尾,将相机贴住车窗,拍了一些追尾照。 天阴,站在蒙特厄的湖边看不清相距不远的西庸城堡。上次来时,参观了西庸城堡,还特别找到关囚徒的地方,看到拜伦的签名。那个签名不知真假,但拜伦因受古堡激发而写过《西庸的囚徒》。除了拜伦,很多文人雅客不但记述了瑞士山水之美,也有人借景写故事。比如托马斯 曼就以山城达沃斯(Davos)(那也是冰川列车经过的地方)为背景写了《魔山》。华兹华斯于1790年经布里格走Simplon Pass,因迷路而成就其想象,搞得后人不断地考证他在《序曲》中提到的那条山路。鹿希同学全面地写过纳博科夫和蒙特厄的故事,本不需我再罗嗦,但老纳在这里厄完成的访谈录(Strong opinions)挺好看,八卦一下。 西庸城堡 老纳出身教养眼光都很高,弄文字,又独来独往,少不了侍才傲物。访谈里,除了果戈理,普希金,乔伊斯,他就没说过几个作家的好话。被他打入二流作家浪得虚名的有加缪,巴尔扎克,劳伦斯和托马斯曼。海明威和康纳德不过是给小子们写作。他还特别厌恶医生,他们包括弗洛伊德和齐瓦格医生。 蒙特厄的主街和日内瓦湖边依然游人如织,但阴天多少破坏了游兴,金光闪闪的橱窗(鹿希同学语)不那么晃眼,而湖边的豪华旅馆蒙特厄宫也眉眼不清。老纳不只一次回答为何迁居蒙特厄—靠近儿子和其他亲戚,为何住在旅馆—不拥有时最自由,而且住在顶楼绝对安静。老纳没有音乐细胞,但儿子是唱歌剧的。他还提到瑞士有完善的邮政服务又无罢工,并说写《微暗的火》需要蒙特厄的风景。是否如此呢?我不知道,但海明威在《永别武器》的最后一章里确以蒙特厄为背景。 从蒙特厄走到西庸城堡,偶然投下的一缕阳光,将城堡衬托得更加灰暗。拍照之后,正有船靠岸,就搭它返回。坐车回交湖,上车后才发现这是快车,不停小站。经过sion 的这条路是头一次走,沿途有很多梯田葡萄园。下午三时到达布里格,一时兴起就坐上去泽尔马的火车。 没想到的是从VISP到泽尔马的铁路是单向道,途中要等候让车,居然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达泽尔马天就快黑了,只在远处望了一眼马特峰(Matterhorn)即匆匆返回。途中,火车停驶,车上不多的乘客被送上汽车返回VISP. 10月14日 昨晚泽尔马之行是决策错误,今天还要再去。满车都是度假客,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you you ‘ 之声不绝于耳,我猜那是德语的“YES”。 山城泽尔马相当繁荣,全城行驶都是电瓶车。终于看到马特峰了,以前看过它的照片,却不知其名,更不知它是瑞意边界的最高峰。 草地上的羊毛绒绒,圆团团,长而卷的毛连脚都盖严,不像家畜,倒像玩具,到时怎么舍得下刀啊?健行一段之后,就去坐缆车。先上到近3000米的高处,再往上走就近四千米了。下缆车,脚下软绵绵的,居然有高原反应,老了真不好玩儿。 泽尔马 10月15日 清晨动身去圣加伦。在圣城里问路,所问之人竟是当地的市政秘书,他是我在瑞士奥地利两国遇到最热情的人,而且对教堂古迹极熟,节省了我很多时间。再回苏黎世机场,这里安检不严,容许非乘客进入,还有老人吹风笛讨钱。 黄昏时到达维也纳,入住机场旅馆。这里虽然可用信用卡定房,但必须先交钱后入住,班车不免费。半夜依然有人吵闹,班机为清晨7时,辗转无眠。
  • 2010年瑞士 (9)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 (9) 今天在火车上度过了8小时,又在鲁加诺和科莫湖游走一番,很长的一天!但值得一记的却不多。 位于瑞意边境的鲁加诺是瑞士最南端的城市,其濒临的同名湖泊也为两国共享。疏森之后,晨雾渐散,时见远山冰河。当冰河远去,列车就进入了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语区。又见非常整齐的葡萄园,此地一定有很多酿酒厂,但照意大利朋友的说法,瑞士的葡萄酒,还是比不上法意本土酿造的。也许出于偏见?但我可以肯定,啤酒在法意语区的市场不如德语区。 瑞士火车总设餐厅,有些短途车未设餐厅,列车员还会广播通知道歉。除了餐车,亦有推车卖咖啡茶和小吃的。某个女孩子带一盒热热的意面上车,坐定之后,取出塑料餐具,只见她先用叉子卷面,再顶在调羹上,然后才入口,即使在火车上,用餐礼仪也一丝不苟。 在火车上,独行客既可享受因空间变动而得到的眼界,也有可看可不看的随心所欲,即便无偶遇之乐,也可猜测周围人物自娱,比如这一位女士,年龄大概50多岁,坐姿拘谨,身材瘦弱,眉心有皱纹,牛仔裤很旧,但洗熨得干净妥贴,膝盖的破洞用丝线绣了一朵小花。我猜她单身不富裕,发愁的事情不少,生活得严谨仔细。 之前看资料,知道鲁加诺距离意大利的科莫湖很近。那里是咱家大丫头最喜欢的地方,她至少去过两次。北意大利,我只去过米兰,一直向往着科莫湖。下车后得知这里距离科莫湖只有几站地,一激动又跳上车,先去看科莫湖了。 火车经过Melide的跨湖长桥,桥旁碧波万顷。地图上的鲁加诺湖被一块突出的陆地分开,估计就是湖中的那座山。在科莫湖下车,沿湖目之所及建了许多房子,其拥挤繁荣超出意料。不过这个湖是鲁加诺湖两倍,我也只看到湖的最南端。 科莫湖的雕塑 再回鲁加诺,才知道火车站建在山丘上。拾阶而下,走到市中心,沿街遮阳挡雨的走廊颇似中国南方的骑楼。老城频湖,方圆十个BLOCK。一进城就嗅出意大利的味道,那味道是地中海的温和轻松。意大利人习惯把严重问题轻松化,这在家庭生活具有正面作用,但用到工作上就变为效率低下。我有个律师朋友非常痛恨意大利的效率低,不负责和腐败,去过一次发誓再也不去。瑞士人效率高,这瑞士的意大利语区是否既有高效率,又有浪漫情调呢? 自重返瑞士,除了旅馆的早餐,所吃正餐不过5-6次。多数时候,我靠西红柿胡萝卜面包香肠果腹。因超市不卖方便面,想吃一碗面条都不得。在旅行中少吃正餐已成习惯,其原因之一是它会破坏旅行的潇洒韵律。但在瑞士,不吃正餐不仅为了省时也为了省钱。这里的吃食特别贵,不仅我们这些外来客觉得贵,当地人也觉得贵。旅馆的女主人说瑞士人月均收入为4000美金,但像她这样的店主却没有,她觉得肉类起司特别贵。瑞士不是出产起司吗?那么多牛羊难道只养来喝奶吗? 我喜欢逛超市,看看这些价钱吧。 4块鸡胸脯肉是12美元,一盒快餐蔬菜加肉为9元5角….,熟食是按照重量计价,三五个蔬菜裹起司就要5块钱,真不知当地人怎么活?或许金融黑手党不觉得贵,而鲁加诺也是继苏黎世,日内瓦之后金融黑手党的聚集地。 除了贵,餐馆的菜也不好吃,或者特别咸,或者味道奇怪。我曾在不同的地方吃面条,一碗名义上的东方面条价值近20美元,份量仅够填我这小号肚子,面汤里的鸡丁老而柴,味道说咸不咸说甜不甜,把一碗面做得这么难吃其实也不容易啊。以我十天的经验,除了巧克力,冰激凌,很牛奶,其他东西都不好吃。 说句恭维话,当地人是仙人,住在仙境里。仙人可以不吃,或靠仙人露活着。实话实说呢,瑞士人就是山民。山民不会烧饭,却善于运动。在任何一列火车上,在任何一个站台里,都能看到很多拿爬山杆的人,老少皆有。更专业的,或在背包里放个骆驼水袋,再抻出一条水管,渴了就抿一口。少吃多动的山民本色目前已是精英的生活方式。 逛着逛着,不觉已是下午,要去赶火车了,看来吃不成意大利饭了,只好在车站买一客冰激凌充饥。瑞士是为贪看风景的人的,贪吃的人嘛,来之前,请慎重考虑。
  • 2010年瑞士 (8)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 (8) 10月11日 去洛桑,车过伯尔尼,又是阴天。 上月底来时,列车自西向东,绕着日内瓦湖。一过洛桑就看不到湖了,伯尔尼有河却无湖。那里不仅无湖,好像天气也随之一变。住日内瓦时,虽然每日的天气是“晴”,“转多云”,“转阴”,“小雨”,但到了下午才变脸,可伯尔尼整天未见阳光。一出火车站门,就是伯尔尼老城。一望就看到了街底的塔楼,也幸亏是白楼红花,为阴郁的街道提了提神。 转过塔楼,经过市场就见钟楼。一些人站在门下,等待着正点前三分钟时楼上角逐的木偶。有轨电车自楼门洞里出出进进,街心雕着杀狮英雄。电车驶离,一些游客站在街心照相,其中当然也包括我。那次照着照着,才发现身后静静地跟着一辆轿车,也不知跟了多久,直到我歉意地让它走。伯尔尼老城真是单纯敦厚又滑稽。 伯尔尼老城是联合国遗产,但我不知道那里的故事,而日内瓦老城还有些故事,比如1602年12月21日,法国人再次攻击日内瓦,一民女发现了攀城墙的士兵,浇下热菜汤,警醒了市民。军民齐抵抗,法国人不仅败退,而且从此放弃进攻日内瓦。后来人们就在那天喝汤庆祝,其中还有用巧克力制成的蔬菜汤。如果说,日内瓦俗界名气最大的是卢梭,那么伯尔尼就是爱因斯坦了。老爱不但在伯尔尼住过,还与米尔瓦在那里生了一个私生女以及儿子。米尔瓦与老爱的关系,特别是她在发现相对论里的作用一直是八卦者的最爱。 在伯尔尼换乘时,我又看到很多瑞士军人。语言不通,不知道他们是换防还是休假,如果是前者,使用民用交通换防倒蛮有意思。 当火车靠近日内瓦湖时,太阳出来了,好像这湖真和太阳有关似的。朝阳照耀下的丘陵,倾向着湖的整齐葡萄园明亮干净,人的精神也为之一震。漂亮的姑娘似乎也随阳光而至。洛桑日内瓦一带,漂亮姑娘真多。看后座的这一位,五官小巧,黑短发,长相颇似Audrey Tautou。那一位呢,有几分Sophie Marceau的神韵。这漂亮的机率到德语区就逐渐下降。 邻座的韩国小姑娘,安顿好巨大的背包,一坐下就刷刷地写,再把不用的旅行资料丢在垃圾桶里。看到她好像看到过去的自己。快到洛桑了,列车以德意法三种语言报着站名—苏黎世,日内瓦,洛桑,就以洛桑的读音译名最接近原文,其他两个都有些溢美。 古都洛桑坐落在山坡上,从这一层街道可见下一层的屋顶。这里最知名的地标是大教堂,它高高在上,冷冷清清。从教堂的高坡下来就是地铁站,那里聚集了一些人,一过既能能闻到浓烈的酒气。瑞士人好酒,交湖饭馆户外座上常见一人一瓶酒,也不就什么菜,只是干喝。上下火车也会闻到酒气。但今天是周一,怎会有这许多人不工作,只喝酒? 人们都说洛桑是瑞士法语的经济文化中心,想必吃食不错,于是就在湖边随意找了一家坐下来。一会儿侍者来了,但我看不懂菜单。侍者推荐说这个菜不错,而那个菜还是法文的。我问这是什么?他回说是鱼,还配沙拉薯条,就点这个吧。喝什么?我不能喝酒,也不喜欢软饮料,就要了水。他有些诧异地看了我一眼。我隐约意识到哪里错啦。 先上一碗沙拉,再上一碗泡着柠檬的水。这水?好像不是喝的啊。待沙拉吃完,侍者就端上一只黑色大铁锅,上扣另一只小铁锅。这是什么呀?点错菜了?揭锅一看,原来是一锅贻贝。这么一大锅怎么吃得下?! 看看周围,上大锅的都是两个人分食。那边一位爷们儿,拿起一只贝,在嘴边那么一抿,壳儿顺手往小锅里一丢,再抿一口啤酒,吃得有滋有味。我拿起一只尝尝,只有一点咸味。还有细碎的佐料,但珍稀得好像不是在撒佐料。这个菜也真贵重,价值30大洋。绝不能浪费!我就着白水,努力着,傻啊! 洛桑奥利匹克博物馆
  • 2010年瑞士 (7)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7) 10月10日 交湖的清晨总有雾,雾养植物也养人。山消失了,只有近景保持着轮廓。随着雾气飘动,原本精准的轮廓相互介入融合,变得模糊暧昧。 走过安静的街道,邻居正赶羊出门。十来只羊都是深褐色带白斑,这里的牛也是同一色调,不过更多一些白色。市中心有两大片草地,常有牛羊,牛都戴着铃铛,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每晚牧人赶牛入栏,都会把铃铛解下挂起来。我提起一个试了试,相当重。一直想问为什么要挂这么重的物件,但最终还是没问。 穿过市中心,一直向东,就是交湖东站。交湖西站位于图恩湖边,而东站距离布里恩湖似乎还比较远。信步闲走,走上了公路—我自认为这路通往布里恩湖。本来今天并未打算走远,也没带足水。走着走着就感到口渴,正好遇上泉水。瑞士人很幸运,水资源发达,随处可以饮水。走上公路桥,桥之西可远眺交湖城。向东可见冰蓝色河流入更宽阔的水域,那是布里恩湖吗? 一路走上去,又过几个小村子。有点儿累了,看到公车牌,就停下来等公车。在交湖城内,公车站间隔步行3-5分钟,我从来就没耐心等,这里的车站间隔远一些,但等了一阵,还是缺乏足够耐心。 公车站背后是一座小山,信步走了上去。初时非常荒凉,不久即见堆柴。再行,树丛中隐约有一条路,穿过蛛网和枝条才知这是正道。山道旁设一木椅,椅面撒满落叶,道上黄叶飘零,叮当叮当,漫山的牛铃声! 我闭眼站立,手举过头。头部放松,眼睛放松,肩部放松,胳膊放松……..,牛铃声中,心渐如止水。以前在喜马拉雅山旅行时见过沿途做瑜伽的人,但我总是因贪恋景色而匆忙,生怕错失美景,鲜有闲走闲坐。不免想旅行到底为什么?领略世态风情? 倾听未被全球格式化的晨钟暮鼓?为被格式化的土地唱起挽歌?出逃?恋爱?冒险或悬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对旅行怀有痴念,抑或是宗教情怀? 树林里时而传来叶落声,那是秋歌。牛铃一如既往摇着,似不知道春秋。有人走近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人一狗。那人有足疾,慢慢在我面前走过,而那只狗看到我竟然向山下躲去。主人一再召唤,它依然不敢向前。我就那么可怕吗?在家散步时,都是狗追着我咬呀。我只好坐下,竭力装成无害的样子。小狗(也许是老狗)睃着我,小跑而过。 登上山顶,才知这里是一块墓地。为石墙所围,墙内外种了很多鲜花,另有一座高塔,似为教堂的残迹。几个健行者站在墓地旁,指点着交湖城和两湖。这地方风水不错,但抬棺上山一定相当费力。下山时看到路牌,指出周围各村镇的位置。沿路标下山,见一明镜般的小湖,湖外有湖,那一定是布里恩湖了。闲走闲坐,竟然看到拍下这等美景! 继续下山,走过鲜花人家,草场,再次走过公路桥,不过这次不是上桥而是穿桥底而过。原来Helsana健行道可以从交湖镇沿河上山啊。 傍晚继续闲走,看到交湖的公寓房中围着旧木屋和草场,草场上养着牛和马。若在故国,恐怕早被强拆了。
  • 2010年瑞士 (6)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6) 10月9日。 瑞士的火车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城间火车,一是观光线,而这两条线部分重合。不重合的常常冠以“快车”,是那些需要另外买票的,行路艰难但沿途很美的,时速其实很慢的火车,比如今天我要去坐的冰川快车,昨天坐过的少女峰快车。 冰川快车全程是从采尔玛特(Zermatt)至圣莫里茨(St.Moritz)。因我只坐其中一段,所以要从交湖坐城市火车先到布里格 (Brig)市。临上车时,我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冰川火车是双程吗?询问结果是单程。我怎么回交湖呢?原路返回?仔细一看,虽然这两个城市都处于瑞士中部,中间却隔着阿尔卑斯山,若要当天返回,必须乘城间火车,经过北方城市巴赛尔或苏黎世。这相当绕了瑞士中部和北部一圈啊,怪不得我家领导经常嘲笑我没受过理科训练,办事不精密。 列车自交湖出发,向南行。沿途依然是碧湖青草,教堂牛羊。不经意间,我们进入隧道。某一时刻,乘客停止谈笑,列车好像静止了,若一座温暖明亮静止的小岛漂在黑暗中。隧道风呼啸,耳朵都感到了压力。不知走了多久,只感到火车好像憋着一口气,出隧道这口气才吐出来。后来又经过这里,我才知道这就是全长34公里的Lötschberg 隧道,通车不过两三年。 我原以为布里格是个荒不见人的地方,下车之后才知此地是瑞意边境城市。它创建于十三世纪,曾为法国和伦巴第之间的主要货物集散地。然而,这里既不说法语也不讲意大利语,却是德语重镇。18世纪时,此地人口锐减至几百。19世纪时,拿破仑修筑道路以便军队穿过Simplon山口,那是人类首次在阿尔卑斯山筑路。   这节车相当挤,车厢入口堆满了行李,还挂了大衣。买票时,我被告知位置已满,只有不靠窗的座位。我在这个车厢里来回走了一遍,又问周围的人,就是找不到那个座位。我从这节车厢又走到另一节,再一节,一直走到了车头,还是找不到。这里已是头等车厢,几乎没乘客,反正也找不到位置,我就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列车员来查票了。“你上错车了,你的车应该是下一班,难怪你找不到座位。”[blush]“那我怎么办?”“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安德马特(Andermatt)下车,换乘下一班。如果你愿意坐这一班,我没问题。但我将在安德马特下车,不过我会交代。”于是我不但心安理得地坐在头等车厢的靠窗位,而且还随便换位。原来冰川快车并不常常满座。 这列车的车厢两边和上方都开了大窗。窗上的玻璃擦得太干净,似乎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反光。小桌上放着介绍沿途名胜的小册子,并配有耳机。广播时先有提示音,戴上耳机就能听几种文字的介绍。从列车路线图看,库尔之后的铁路绕着小圈扭来扭去,再看资料,才知道这一段被称为阿尔布拉(Albulalinie)的路线最引人入胜。为了跨越400米的高差,列车将要经过六座高架桥,三个螺旋隧道和两个回旋隧道,真激动人心!可是在此之前,我就下车了啊。再次想起领导的批评“没受过理科训练,做事不精密。”[blush][blush] 从布里格到安德马特,海拔逐渐升高,沿途依然是草地丘陵,高山小镇,时见牛羊和健行的人。某一瞬间,我看到一只羊站在险要的岩石上观景,山风吹动着它的毛发,很潇洒的样子。安德马特附近的舍伦峡谷极为险要,传说当地牧人请求魔鬼在此架桥,魔鬼答应了,还价为“第一个过桥人的灵魂”。1990年时,安德马特只有几户人家和一座教堂,现在居民不过千人,但这里却是瑞士铁路的十字路口。 一过安德马特即是高山荒原。这一带常有雪崩,也流传着搜救猎犬的故事。山峦起伏,最高的几座已有积雪。地平线消失了,高山贴向天空。高山不像湖泊,它不会完全随着天空的色彩变。 列车在隧道中进进出出,已经记不起穿越了多少条隧道。据说瑞士境内的隧道长达一千公里,除此之外,瑞士还修建地铁,因此人们说这个国家好像一块多孔奶酪。到达2千米的上阿尔卑斯隘口(Oberal pass)之前,即便隧道中使用了齿轮提升,车行依然缓慢。 到达隘口也就到达了整条路的最高点,从此可以走到莱茵河的源头。过了隘口,列车换了车头。随后就一路下山,经过Disentis(迪森迪斯)小镇,再进入莱茵河谷。这里被称为瑞士的大峡谷,石塔,石折痕,冰蓝色的河水切割出灰白色的石墙,而石墙的波纹仿照着河水。科罗拉多河在犹他州的死马点也有类似的九曲迂回,那里少树,只有河绿岩红,而这里的色彩更多。看到有人在河谷中健行,真希望那个人就是我。 阳光越来越猛,坐在车厢里几乎无处逃遁。我向列车员打听阿尔布拉路线,没想到她说:“你可以一直乘到圣莫里斯!”我说今晚还要赶回交湖,她随即就查火车时刻表:“如果你坐到终点,你可能赶上末班车,但一旦错过,今晚你就回不去了。这样吧,坐到Samedan下车,你可以在夜晚11点多回到交湖。” 快到库尔时,我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坐下去。因担心回去太晚,领导收不到信息而恐慌,我还是在库尔下了车。    
  • 2010年瑞士(5)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5) 10月8日。 昨晚在旅馆碰到一个台湾来的小林姑娘,今早就和她结伴上少女峰,确切地说是乘火车达到少女峰和僧侣峰(Monch)之间的山道。 在伯尔兹山脉中,少女峰(4158米),艾格尔峰(Eiger,3970米)和僧侣峰(4,107米)共同组成一道巨型山墙,成为阿尔卑斯山的象征。其实它们都不到1万4千英尺,而我们科州就有50几座14000英尺或更高的大山。几年前,我去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南麓,看够了大山大河。若比山高,欧洲的山真不算什么。但正因为交通便利,周围适度繁华,才有这么多访客。 早在20世纪初,交湖附近地区就逐渐修可直至少女峰隘口的铁路缆车网,而上少女峰有两条路线: (1)    交湖→Zweilutschinen→Lauterbrunnen(换车)→Kleine Scheidegg(换车)→峰顶。 (2)    交湖→Zweilutschinen→Grindelwald(换车)→KleineScheidegg(换车)→峰顶。 旅馆老板娘说因光照方向,最好从Lauterbrunnen上去,从Grindelwald下山。我听了她的,但到山上才发现是侧光,我猜无论从哪儿上山差异都不大。 起初,列车在山影树丛中前进,晨雾一直从交湖镇飘到Zweilutschinen 。从Lauterbrunnen到KleineScheidegg,沿途一些村庄落在山坳里,更密集的人群落到了云的深处。悬崖飘下一道白练,在黑瓦白墙的教堂前聚成一条河。阳光照在灰白的岩壁上,也照亮了山顶的树林,可见秋日之斑斓。朝阳和山影划下的明暗界令人产生了错觉,似乎高山是一只巨大的雄鹰,它的翅膀遮住了草地和房屋。当它慢慢远去,分界线随之移动,光明拓宽,蜿蜒山路逐渐苏醒。   两面岩壁站开了,雪山在中央。 突然,人的痕迹消失于雪峰岩壁和苔原上。在白色山脉之下,前方正在爬升的火车以及车前的隧道显得极为渺小脆弱。 KleineScheidegg车站,空气清冷。一些人车站挤在告示牌前细细研究少女峰交湖一带的地图。 注意这张图是南北倒置的。   车站除了必要的设施,还可续上饮水。这一段小火车就不是随便坐了,一节车厢坐满了,另一车厢才开门。小林坐在我对面,我能看清她鼻子上长的几个小痘痘。这姑娘和我女儿差不多大,上班不久。她说上班地点很远,骑车要三刻钟,有时骑车等红灯都会打瞌睡。不久前她辞了职,出来散心。她递给我两块巧克力,我给她一只苹果。巧克力是迷你包装的维芙夹心, 不是很甜,对我的口味。 小林说:“这是我表姐给的,她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知道哪个牌子的好吃。你该买些带回家。”后来我是买了巧克力,但没有找到这种。 从此至峰顶,我们穿过了少女峰快车隧道。它长7.2公里,宽度刚好容下火车。这条全由人工凿出的隧道还建有两个观景台。透过大玻璃窗,只见雪山连绵,冰河壮丽。此时已经冷得要穿雪衣了。 隧道的尽头既是欧洲最高的火车站,隧道墙上挂着欧洲之巅的大幅挂图。 出隧道行不了几步就能看到少女峰。小林姑娘来自热带,难见冰雪,很兴奋地跑到雪地上去。虽然对雪山冰川并不感觉特别新鲜,但少女峰上云雪飞扬,确是飘渺清丽。 我和小林互相照相。这姑娘基本没有构图感,我必须告诉她,雪山放在哪个位置上,人又该摆在哪里。后来在格林华德,我碰到一个当地工人,请他为我拍照。他拍出照片就很协调,有些感觉真是天生的。因是侧光,背景又是白雪,面部就比较暗。观景台上有些大陆来的人,于是我就请一年轻人替我照。他很热情,先替我照了一张,看见光线不够好,就开始摆弄我的相机,三下两下就可以闪光了。他为我拍了一张与少女峰很不错的合影。随后问我从哪里来,我答美国。他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然后就扭头走开了。 在眺望阿莱奇 (Aletsch)冰川时,小林姑娘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她出现了,说是有些高山反应,头晕。 下山时,邻座都是瑞士小学生。男孩子聚在一起打牌,而女孩子互相照相或合影,男女就是不一样。来时邻座有两位老人,不让我们开窗,现在可以开窗了,拍照片也更清晰了。 快到格林华德了,这个地方地理环境非常像科州— 岩山,坡地上的木房子,天上飘着skydiving 颜色伞,山道上的健行者。     我决定在此下车去健行。小林则要赶去伯尔尼,今晚她表姐给她煮牛肉面。 我真想吃一碗牛肉面!  
  • 2010年瑞士(4)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4) 10月7日。 最初我计划在交湖东南的格林华德(Grindelwald)落脚,一是为了上少女峰,二是冰川快车经过那里。后来我发现去少女峰必须经过交湖,而冰川快车既不经过Grindelwald也不经过交湖,但交湖镇远比格林华德便利。 交湖镇因位于图恩湖(Lake Thun)及布里恩湖(Lake Brienz)之间而得名,它所处的地区在旅行书上被赋予绿色,称为Bernese Oberland 自然奇景区。交湖所属的伯尔尼行政区也包括伯尔尼,而瑞士首都之南的山区自图恩布里恩湖边突然升起,造就了雪山碧湖之美景。 在网上订旅馆时,看到旅馆位于交湖西站大概十分钟的路程,我想当然地认为交湖只有一个火车站。下车才知这里有东西两站,若不转坐去西站的火车,步行至旅馆大概要20分钟。
  • 2010年瑞士(3)
    June 27, 2013
    交湖十日(3) 一出苏黎世便见湖。瑞士多大湖,此湖为其中之一。两过苏黎世,都是阴天,因此湖也阴着脸。列车向西南行,沿途皆为柔嫩的草地,草地上徜徉着牛群,散落着村镇。村镇之房屋高不过三层,其间必有一教堂。其顶或圆或尖,其色或黑或黄,但必是最醒目之物。 按照DK出版的“Eyewitness Travel Switzerland”的地区分类,苏黎世属于瑞士北部,而我要访问的琉森(Lucerne, 又译为卢塞恩)就位于瑞士中部了。 我头一次听说琉森是从黄正平兄的文章“卢塞恩——一个旅欧导游的手记”里。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HUANG-Zhengping/cm0301e-3.gb.html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HUANG-Zhengping/cm0302a-10.gb.html 文中提到少年叔本华曾在此地流连,并在日记中写道:“卢塞恩的地理位置 在瑞士称得上是最好的之一。从四州湖上的木桥望出去,其视野是无法描绘的。桥虽然带有屋顶,却丝毫不影响了望,相反倒变得更有意味。从这里望出去,山像皇 帝般尊严,湖像古希腊巨大圆型剧场那样了不起。这是卢塞恩提供给旅游者最好的东西。”“对那些不了解瑞士的人来说,在这里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印象。从山上尖 利的岩石,到镜子般明亮的湖水,所有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形式与色彩。” 不知“四州湖的木桥”是否是眼前这座?此廊桥建于14世纪,它是欧洲最古老的木桥,也是当地最重要的景观,鲜有人错过。 与瑞士的其他老城类似,一出火车站就望见琉森老城,这个曾经的渔村因关隘开通而发展为一座六万人口的城市。在人口7百万左右的瑞士,它应该名列苏黎世,伯尔尼,洛桑和日内瓦之后了。车站口的左面既是REUSS河,老城位于河之北,廊桥弯曲河上,其一端为八角形城堡,造型敦厚。据说木桥原是城防的一部分,而城堡曾集灯塔,监狱和金库一体。桥与堡再次提醒人们此地地理环境,不仅阿尔卑斯山不易穿越,城镇还再次设防。廊桥中有三两个姑娘在拉琴吹笛,桥棚的梁上画了画。那些画看着很新,估计是1993年木桥被部分焚毁重建之后绘制的。颐和园长廊里的画多有故事,此桥亦然,但廊画并不美。据说主题是17世纪之后卢塞恩的历史,其中有反映欧洲黑死病的“死亡之舞”。 火车站之前方既是琉森湖。从地图上看,此湖的形状好似一片随意的云。湖的西部向南北延伸,大致画出非规则的十字型,而东部拐出一个之字,再拖缀为较规则的尖椭圆。当然那是在地图上,我只看到一大片水和朦胧的远山。 本来我知道要在琉森湖上坐船,但到了湖边,看到长串的湖站,竟不知乘到何处。据日内瓦湖的经验,我也知道几乎每个湖边小城都值得停留。所幸在火车上碰到中国大陆来的年轻人,于是就跟上他们到Weggis下船,再攀山。 山上天低云暗,雾气深重,山脚下的湖,对面的山如瞬息浮生。乘小火车下山时,雾淡云飞,山亦在水云间。究竟是湖深?还是云浅? 正平兄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琉森的人文景观,而我只看到自然景观,即便只是自然景观,已令我目不暇接。奇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人文景观,卢塞恩遂成为世间第五座最值得访问的城市(据Tripadvisor)。据说其他城市分别为: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巴黎,伦敦,纽约,旧金山。 到达交湖镇已是暮色深沉。    
  • 2010年瑞士(2)
    June 26, 2013
    交湖十日(2) 飞机在苏黎世机场降落。 在日内瓦落地之前,我并未填写任何表格。此次再入瑞士,竟然连关卡都免了。虽然瑞士并非欧盟成员,但陆路和飞行进入好像还不是一回事。欧洲国界已非常模糊,但我还是有些边界感,因此看到“CERN”墙外的葡萄园部分属于瑞士部分属于法国,就觉得很好玩儿。 CERN位于日内瓦城东北,它是欧洲核研究组织的法语简称(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European Council for Nuclear Research)。据说每天从法国到日内瓦上班的人达五万之众,但CERN自有一大门开在法国境内,方便员工来往。因瑞士的肉类极贵,很多人从法国携带肉类入境。几年前边界还限制入境的肉类重量,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个机构建立于1954年,当时就有欧洲的11国参与。据说互联网始于CERN,因科学家缺乏商业头脑,后被IBM微软等公司推入市场,如今他们研究出全天候的虚拟网络和计算机不会再轻易地让商家谋利了。据说只有使用者可以看到虚拟的键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网。 因为这机构的名气大,此前我对其有很多想象。然而住进去才知道,区内尽是毫无特色的厂房和旧楼房,花木甚少,办公室以及设备十分老旧。据说实验都在地下,因此园区内看不到什么人,而可供外人参观的项目也因安全原因被取消。据说此地的工作人员达3-4千人,除行政人员,很多是博士后。另有各地访客(包括我这类与核研究毫不相关的,居然也混了一张限时出入证)。因为来往的人多,机构内建了三栋四层楼房作客房,工作时日每小时都有班车去日内瓦机场。 到达的头晚,我去食堂吃饭。食堂的地面上画了不同颜色的线,线上标有缩写字母指点迷津,譬如走浅蓝线,再走深蓝,最后走黑线即可到CERN的大门口,由此可见其规模里面的气氛很像剑桥的数学科学中心,印度人啦,中国人啦,满眼尽是聪明相或书呆相的孩子。食堂供热菜两道,另有沙拉吧,冷热饮,甜点台。热菜为10多瑞士法郎(1法郎约等于1 美元),沙拉按重量划价。那天的热菜是烧蹄膀和鱼,味道非常一般,吃过饭将碗碟放在旋转的洗碗机上,很少见剩饭,而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食堂都常见剩饭。我当时觉得单位食堂挺贵的,殊不知在瑞士这恐怕是最便宜的。瑞士的普通饭馆的一碗面,一盘炒饭就将近20法郎。 CERN 食堂的晚餐,这点东西要10美元。 类似日内瓦机场,苏黎世机场也通火车。下了飞机之后,我就拿出瑞士境内的火车通票。这张通票是我在去奥地利之前买的,票价是二等舱387瑞士法郎(瑞士火车设备好,二等舱足够好而且都有座位)。持此票可在一个月内灵活地选择6天旅行。 旅行的当天还可免费乘坐汽车和轮船(日内瓦的汽车票是3.2法郎,在1小时内有效),参观某些博物馆。在通票有效期内,购买车票,乘坐缆车以及参观某些不免费的博物馆也可获折扣。后来我发现,即使非旅行日,亦可用通票免费乘坐公车。如果是两人一起旅行,票价还有15%的折扣。瑞士的火车系统非常发达,瑞士国民多靠火车旅行或通勤。瑞士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一般三人以上自驾车才比较经济。 http://www.swisstravelsystem.com/index1.php?system=GB&affiliateid=71 通票的使用方法是每次旅行之前要填写当天的日期,检票员会在票上打孔。瑞士查票是随机的,颇有疏而不漏的味道。后来我在交湖居住,发现短途旅行几乎不被查票,当然那是“几乎”。瑞士的市区公共汽车,完全靠自觉,这与维也纳类似,维也纳的地铁没有检票口,随便上下,买通票就靠自己打票,我在那里五天,只碰到过两次查票。 街头广告 Tip: 虽然网上可以查到火车班次和转乘信息,但没有站台号,一般上车前我都去售票处询问,但是大地方售票处人很多,费时间。如果不买通票,当日买票也很花时间而且不经济。
  • 2010年瑞士(1)
    June 25, 2013
    交湖十日 这是我两年前去瑞士的记录,希望对未来去那里的旅人有指南作用 ———————————————————— 1. 10月6日清晨,我从维也纳飞往苏黎世,准备经琉森(Luzern or Lucerne),落脚交湖(Interlaken,中文也音译为“因特拉肯”)。 5天之前,我自苏黎世乘火车“病退”维也纳时,并未想过再回瑞士。既然决定重返,断不会再坐8小时的火车了。然而买机票时,我只想着节省,并未考虑周全。航班是清晨7时,为了这75分钟的飞行,我必须搭乘4点30分的头班地铁,自古德伦大道的旅馆赶去位于布达佩斯国道上的机场(距离为20公里),而地铁站地处偏僻,沿途还需分秒必争,此事让我相当焦虑,结果还是叫计程车,费用是40欧元。以前出门都是自己拖行李搭公共交通,住青年旅馆,省午饭钱,舍不得吃冰激凌….年轻真好,也幸亏年轻。 相对于奥匈帝国气魄犹存的都市,维也纳机场的国际规模更似一地区入口。欧盟的很多国家本无门户之隔,此类名实不十分相符的国门并不奇怪。 起飞时,我睡着了,醒来才发现未系安全带。我居然睡着了?10天前在日内瓦,我的失眠症复发。连续数日,头脑好像一只出了故障的沙漏。时而漏出一些沙子,打点着半夜的时光,时而淤塞,让白日无光。 因失眠导致血压升高,所带药物不是很有效。当时我几乎打算放弃旅行,就医之后,遂决定先去奥地利,若状况好转再返回瑞士。如果那时能睡觉,哪会这么折腾?。 我患失眠症已十几年,几乎经历过所有的失眠症状—-半睡半醒,无法入眠,早醒,又如很多资深失眠者,我也尝试过各种治疗方式,并牢记各类助眠忠告—-戒掉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白天多做运动,睡前喝热牛奶,不要吃得太饱,打坐,瑜伽,XX功,选择合适的床铺枕头等等…..。每日,我虔诚地祈求睡神,但每夜若非奇遇既是苦刑。我读纽约时报“all-nighters”的故事,比如马拉松长跑者的失眠,家中几代人的失眠,失眠者的图博…..。失眠之友的博客里亦有自嘲—“因为省去了睡眠我比他人有更多的时间”,也有“请不要美化失眠”的回应。 在以舒乐安定祭睡神十几年之后,睡神不再领情。半年前,我决心戒除。然而戒断综合症之猛烈以及后遗症却始料不及,原来那种药不仅催眠而且还会让人兴奋,带来激情。因为血压不稳定,脑筋不再工作,写字磕磕巴巴,读书不能集中精力,对健康的自信也被击垮。此次旅行原定于半年之前,从未想过身体起了这样的变化,由此而来的沮丧与不适使我失去旅行的心情和准备,更因缺乏常识,竟然未带备用的安眠药。相对于安眠药,没带合用的充电插头和衣物就已不算什么了。 Tip: 1. 我感觉瑞士医院比美国医院就诊效率高,收费也合理。我当时去一家医院,大概不到半小时即见医生,当时要我脱衣服躺下,还担心会像美国医院急诊式收费,结果并非如此。 2. 瑞士的插头是两根细圆棍,一般欧洲的不能用。若在当地买,插座都有一圈翘起的边,必须把那圈边去掉,幸亏驻地有车间,否则很麻烦,切记切记忆! 3.山湖地区天气变化大,宜带易穿脱的衣服,带比所报气温厚一点衣服
  • 继续孵蛋
    June 24, 2013
    继续鸽子和知更鸟孵蛋的故事。 第一次去看时,知更鸟爸妈都不在,我偷拍了好几张。第二次去时它们也不在,正打算拍,鸟爸叼虫回来,看到我吓得又飞了,我心里挺内疚的,从此之后它们两就防上我了,只要我一出门,爸爸就站在对面的篱笆或房顶上,有时它们都不在,我稍微靠近树,鸟爸不知从哪里出现,扑过来。 知更鸟妈妈总是一副鄙视偶的模样,这两天已经不敢去看它们了,昨天冒着被鸟爸爸扑的危险偷到一张“等爸爸” 鸽子还是老神在在地孵她的孩子,它们夫妻倒不怕我,大眼睛看着我,稳稳地时不时地掉个头。 这几天,杏树周边已成禁区。一见人出来,知更鸟爸就会站在篱笆上,鸟视耽眈地盯着。稍微靠近,它就会冲过来,用翅膀扫人类的头发。有次老妈被扫到了。当时我不在家,据她叙述,她一生气就拿起扫把。我一再问,你没去打鸟吧,她说没有,去扫了几下树叶,我说你不能这样,让它们好好养大小鸟吧,她说它一个劲儿地冲我叫,好像这地盘都是它们的了。“是它们的挺好啊。”老妈自我防范意识太强了。 昨天清晨我去附近割韭菜,低头割没事,只要抬头看,知更鸟爸就会横扫一下我头顶。他不让我看他的孩子。我必须戴草帽和防护眼镜。这两只知更鸟都有两撮白眉毛,面相都蛮凶。 既然不让看,偶就不近看。PATIO下的一个位置恰好能透过树叶看到鸟窝,每天我拿着望远镜,站在那里看。 前几天还只能看到黄黄的小嘴伸出鸟窝,这几天它们的头露出来晃动。鸟妈不能俯卧在窝上了,她站在旁边树枝上。小鸟已经长毛,头上几撮白毛,其他都是黑色的,四只鸟中有三只很强壮,有时会贴在妈妈胸前争食,其中的一只个头最大,前胸有时会露出来。鸟爸鸟妈,一会叼个大蛾子,一会叼蚯蚓段,一会找到一只大豆虫,可是那些食儿掉进四个小喉咙里,连个水漂儿都没有。有次我挖出一个蚯蚓,特别告诉鸟爸,不知它后来看到没有。 鸽子还是老神在在,很温和很安静地与我对望,我都忍不住对她(他说):“还没孵出来呀,够慢的啊。” 今天新相机来了,站在远处也能拍了。 等爸爸: 鸽爸 鸽妈,还没孵出来呀。
  • 自然影记(6月中旬)
    June 17, 2013
    上周进山归途经过养ELK的FARM,它们的角,晃啊晃啊,很漂亮,可惜当时相机坏了。昨天特意早起去拍照,结果多数的角都被锯掉了,据说是卖给中国作药。气死。 还剩一些有角的,据说是供人打猎[mad] 山顶有300多片湖,其中之一的清晨。   走山径10英里(1万尺至11620尺),沿途所见:   ilvery Lupine (银羽扇豆) Globeflower(金莲花)       Glacier Lily Avalanche Lily (雪莲) 这种绿“菜”,当地称为臭鼬白菜,但是误称,真名是False Hellenbore。阿拉斯加,华州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Lysichiton_americanus 才是俗称的skunk cabbage。       上周发现鸽子在后院桑树上孵蛋。   周六进山,回来很晚,妈妈说在杏树上又发现一个鸽子窝。我走到树下,看到一只鸟卧在上面,但不是鸽子。 我走近了,它就飞了。我心里奇怪,那只鸽子永远都是老神在在地孵蛋。它竟然丢下蛋不顾?爬到树上一看: 一共4只!可惜没看到知更鸟蓝色的蛋。 爸妈总在附近,爸爸胆子大,随时准备保护孩子,它们两还交流信息,大致是这人可是坏蛋? 这棵杏树亭亭如盖,本想修剪。如今成了知更鸟的家,偶宁愿少吃或不吃杏,也希望鸟儿明年再来。   有网友提醒说,对知更鸟孵蛋,不能摸不能看,偶一定抑制好奇心,不再去看了。  
  • 二丫的旅行,老妈的日子
    June 14, 2013
    我家二丫最近回了趟北京。 二丫回来的那天,她老妈在后院: 这树还是好树,只是名字不好,”桑”与”丧”只差三音节。低枝撩人,前段时间种草,不得不砍一断一支。偶低头看草,看到一个窝,抬头一看,看到一只屁股: 好聪明的鸟! 我刚翻土播草,你们就来了。荤菜蚯蚓,草籽素菜,吃喝完了,又找了三杈树枝(其中一枝就是偶砍过的)过家家,生宝宝。 先看到她。 才说怎么喝水吃饭,二天又看到他。 原来爸爸妈妈轮流孵宝宝。生物老师说:“要孵三周呢!”他还问:“你家有没有猫?邻居养猫吗?” “没有。” 蹬上板凳,高举手, 怕惊着你。无邪天真,老也不眨眼?   周六进山,回来很晚,妈妈说在杏树上又发现一个鸽子窝。我走到树下,看到一只鸟卧在上面,但不是鸽子。 我走近了,它就飞了。我心里奇怪,那只鸽子永远都是老神在在地孵蛋。它竟然丢下蛋不顾?爬到树上一看: 一共4只!可惜没看到知更鸟蓝色的蛋。 爸妈总在附近,爸爸胆子大,随时准备保护孩子,它们两还交流信息,大致是这人可是坏蛋? 这棵杏树亭亭如盖,本想修剪。如今成了知更鸟的家,偶宁愿少吃或不吃杏,也希望鸟儿明年再来。   有网友提醒说,对知更鸟孵蛋,不能摸不能看,偶一定抑制好奇心,不再去看了。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0 comentarios:

Publicar un comentario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iseñado por José Touriño Campelo